廈門商人來港競投 億元奪回國寶

廈門商人來港競投 億元奪回國寶

【本報訊】「它終於回家,在我有生之年,不會再讓它流落海外。」有逾600年歷史的國寶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坐像,曾在廟宇承受香火,藝術及宗教價值超凡,但逾百年來流落海外,昨終由經自由行來港的廈門商人,在拍賣會上一擲1.166億元奪得。買家表明將佛像放回廟宇供公眾參拜。逾億元的佛像拍賣價,創下了中國工藝品的拍賣紀錄,相信也是自由行旅客在港的最高消費。 記者:翁煜雄

由蘇富比舉辦、號稱全球規模最大的中國工藝品拍賣會昨日起一連兩日在灣仔會展舉行。一批共14組、史上最珍貴的鎏金銅佛像,昨日已賣出13組,總成交價逾3.24億元,其中最受注目的釋迦牟尼坐像,以破紀錄的1.166億元天價賣出,較估價8,000萬元高四成半。中國工藝品過往最高拍賣紀錄屬一件以7,600萬元賣出的高古青銅器。

600年前明帝贈西藏

高28吋的釋迦牟尼坐像過去4天在港展出時,每天已吸引逾1,500人參觀,昨日拍賣時,雖只投射出佛像相片,其莊嚴氣勢也叫在場人士屏息。奪得佛像的廈門心和藝術拍賣公司總經理蔡銘超是佛教徒,他形容佛像物超所值,「在倫敦拍賣的瓷罐『鬼谷下山』也賣了2億多元,它只是古董,但這佛像是藝術、文化及宗教結晶,應該更貴。」
「它不單是藝術品,也是宗教象徵。」蘇富比中國藝術部主管仇國仕說,該佛像是當時皇帝饋贈到訪西藏高僧的外交禮品,曾於廟宇供奉,釋迦牟尼的眼、嘴曾用紅油開光,蓮座內更收藏了20多卷藏文佛經。佛像神態活現,仇國仕說最難得是它不但相連蓮座,鏨金圓形背光更完整無缺,只有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同類釋迦牟尼佛像可比,「我不敢說這尊價值更高,但肯定比大英博物館的更完美。」
像許多中國藝術品,這尊600年前的珍貴坐像因種種原因輾轉流落海外,並成為英國著名收藏家Speelman的藏品。

擬在廈門建寺廟供奉

「為了民族尊嚴,一定要拿回來。」衣着低調的買家蔡銘超個子小小,他帶點激動地說:「它是屬於全中國13億人的。」蔡透露,會在短期內安排專機送佛像回國,並在廈門建寺廟供奉,延續逾百年前香火,雖未定會否設入場費,但肯定會讓公眾參觀,並不會轉售,「在我有生之年,不會再讓它流落海外。」
被問及是否獲國家或北京故宮等指示來競投國寶,蔡銘超斷然否認,並稱其所屬的廈門心和藝術拍賣公司為私營企業,但不肯進一步透露資金來源,「中國人買回自己東西,金錢不是問題,全國每個人拿出一元,也有十多億呢。」特以自由行方式來港數天以競投佛像的他如是說。
蔡銘超在內地收藏業頗具資歷,他曾是廈門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的藝術品部經理。蔡銘超所屬的廈門心和藝術拍賣公司今年九月曾安排被譽為「中國飛天第一圖」、以破記錄1.2億元投保的《萬里長征圖》到廈門巡迴展出,並將於10月18日在上海、廈門等五個城市同時拍賣。
昨日進行拍賣的其他鎏金銅佛像及有關物品,大部份高於估值,只有出價270萬元的佛器金剛橛因未達賣方要求價而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