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核試威脅,促成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日(周日)訪問北京,展開5年來首位日揆訪華的破冰之旅,北京將會以高規格接待,就北韓核試危機和恢復兩國正常關係進行最高層磋商。外界認為安倍的鷹派立場,難以令中日關係出現突破,但荷蘭「中國通」將安倍此行,跟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遜歷史性訪華之行相提並論。
安倍訪華,適值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揭幕,中國領導人甚少在黨大會召開時接見外賓,總理溫家寶傍晚會在人民大會堂為安倍舉行歡迎儀式,隨即舉行峯會,國家主席胡錦濤稍後也和安倍會面,晚上設宴款待安倍。
「破冰之行」被喻似尼克遜
安倍此行旨在對前首相小泉純一郎,5年來參拜供奉14位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所引發外交風波進行善後工作,跟中國領導層重建信賴關係,確立雙邊關係的未來發展。日本《每日新聞》引述消息人士說,胡錦濤在峯會期間不會要求安倍承諾不到靖國神社參拜,因為中方經摸底後,相信安倍任內不敢拜靖國。
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北蘆溝橋景區一名保安報道,安倍今天會到蘆溝橋參觀。抗日戰爭勝利紀念館職員也說,安倍這兩天將到蘆溝橋。但日本官員表示,由於行程緊迫,相信安倍不會離開市中心。
日本並不期望安倍會跟中國領導人發表共同聲明或簽署共同文件,外界亦相信安倍不會為中日關係帶來大突破。
但荷蘭「中國通」柯偉亮(WillemvanKemenade)對安倍破冰之旅寄予厚望,說:「未來兩年,我們回望後可能會說:『他恍如尼克遜。』日本人若能跟中國達成協議,一定是極保守的安倍。」
安倍夫人訪首爾求見韓星
柯偉亮指,安倍像尼克遜一樣是保守派,只有保守派政客對華作出政治冒險舉動,才不會在國內引起反彈。胡錦濤和安倍分別在1942年及1954年出生,兩人的戰時歷史包袱較輕,但兩國能否改善關係,視乎是否有政治意願將戰時歷史、東海油田和主權爭議、日本加入聯合國安理會等問題解決,真真正正建立面向未來的關係。
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EzraVogel)指中日雙方都克制,安倍此行難以跟尼克遜當年訪華之行一樣矚目。
安倍明天會轉飛南韓首爾訪問,由於首相夫人安倍昭惠是「韓流迷」,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官員正與南韓當局聯繫,安排韓星跟安倍昭惠會面。她是裴勇俊和朴龍河的「超級粉絲」。
美聯社/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