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你答:港府愛公園不愛海洋

我問你答:港府愛公園不愛海洋

Q:政府提出漁業管理方案,設立禁捕區,即將在立法會審議,你是否支持?
A:我當然支持管制漁業運作,但政府提出的方案太過虛弱,只打算禁止漁民在牛尾海和吐露港捕魚,相當於全港水域的2%,可說是一個愚蠢的建議。
香港無論陸地生態或海洋生態,都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但政府保育陸上動物與海洋生物的力度,卻懸殊得很。全香港四成土地都已被劃入郊野公園,限制商業發展活動,但全香港水域,卻只得2%被劃作法定的生態保育區。如果我在郊野公園捕雀、伐樹,都會被拘捕檢控,但在絕大部份水域釣魚、捕魚,都不會有人干涉。
只有大幅擴充禁捕區,香港漁業才有希望。禁捕區讓魚兒得以繁殖,數量壯大了,漁民就可以在禁捕區的邊緣捕魚。禁捕區又可以發展生態旅遊,製造大量就業機會。
Q:你可有親自向政府官員反映?
A:為了這件事,我見過曾蔭權。我跟他說,政府願意注資50億元給海洋公園擴建,卻不肯花多點公帑,作為對漁民的補償。我們只需五十億的一小部份,賠給受禁捕措施影響的漁民,就足以勸服漁民接受一個更有效的漁業管理方案。我不是反對擴建海洋公園,但政府不應重視一個人工的海洋世界多過天然的海洋。

政府似乎不大意識到海洋資源瀕危的嚴重程度,在70年代,全球七成海洋未受破壞,到了現在,只有少於5%水域未受人類威脅。地球上超過九成的大魚已經消失,我們現在已很難看見巨大的吞拿魚了。以前香港漁民也常捕獲大條的吞拿魚,現在他們只能以墨魚仔維生了。漁業管理方案步伐緩慢,到了政府想擴大禁捕區時,恐怕海魚都死清光了。
小時候,我的父母常帶我去海灘。我對海洋有種深厚的感情,那是奇妙的空間,是世上最原始的地方。相反,在陸地,我們已沒有甚麼原始地方可言了。我知道政府很緊張香港的空氣污染問題,但其實海洋生態問題跟空氣污染一樣嚴峻,任何負責任的政府都應該設法解決。
Q:在環境問題上,你還有甚麼工作?
A:我也是DesigningHongKong的成員,這是一個關注市區發展的民間組織,核心成員包括陸恭蕙和司馬文。在重新發展中環及灣仔海旁的時候,政府仍然沿用舊式思維,一切發展仍以興建道路為主。香港人口增長已經放緩,我們不用急於開闢新的土地,政府是時候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應該轉變一下市區發展的模式?
每次政府提出海旁發展方案時,總是給予我一個感覺,就是想把香港人都推到一旁。政府一味在海旁興建大商場、大平台,但香港人根本不要這些,我們要的是老灣仔一樣的、多姿多采的街頭生活。
本報記者蔡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