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訊:月餅大嫂

上海通訊:月餅大嫂

這陣月餅DIY的風潮,可不是因為有關部門對月餅外包裝日趨豪華的限制才興起。按說,包裝成本只能佔底價的20%,再離譜也不至於一盒月餅五六百元吧。但市面上就有這樣的月餅依然在招搖,魚翅、燕窩、鮑魚都做了餡料,就是千把塊也應該不貴吧,至於味道,則是見仁見智。
也有些月餅,邊上放一個同款的盒子,裏面是名煙名酒、寶石銀器,美其名曰是配對銷售,實際上還是借這個節日去孝敬那些該孝敬的主兒。

DIY月餅便宜 低脂低糖

也有人在家裏琢磨開自製月餅的事。曾太太就是箇中高手。她的理論是,親手做的月餅,除了比外面亁淨、便宜,低脂、低糖,還可以贏得家人同事的讚譽,那種美滋滋的感覺,是拿甚麼也買不來的。開始做的時候,由於沒有借鑑的先例,糯米粉、發酵粉、煉乳、白糖比例不均,加上揉面的時間不夠,她搞出的粗胚又黑又硬,被老公譏笑為「一個饅頭引發的慘案」。甚至有一次,她不小心還把手上的戒指也揉了進去,但終究是工夫不負有心人,之後成果出來,看到丈夫兒子津津有味的吃相,她覺得很有滿足感。

外形新穎 小籠包款

膽子做大以後,曾太太便不滿足已有的成就,她把和麵、拌料的工作交給保母,自己一門心思地大搞技術革新,甚麼小籠包款式啊,小餛飩外形,還把吃剩的肉丸當作餡料包進了月餅做試驗,結果吃慣了甜味月餅的家人,對紅燒獅子頭月餅讚不絕口。大姑、小姨,嬸嬸、娘舅也聞訊趕來,一場月餅會搞得熱烈、隆重。
上海女人就是有能耐,把平淡無趣的俗事,搞成一次才智創意的表演。天價月餅,只有如此這般,才會慢慢退出歷史舞台。所以啊,「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話,有時候還真的一句能頂一萬句呢。
游 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