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警方數字顯示,今年1至8月本港共發生53,251宗罪案,較去年同期上升4.6%。香港大學犯罪學中心分析了2,283名受訪者的資料後發現,16至34歲、月入逾20,000元的人士,最易成為劫匪、竊賊的目標。家住新界的單身女士最易重複成為罪案受害者。
月入2萬元以上容易遇劫
港大調查發現,去年僅得8%受訪人士為罪案受害者,是全球最安全城市之一。約19%受訪者05年曾於內地或海外不幸成為打劫、性罪行、偷竊案的受害者。電腦罪行是港人較普遍遇到的問題,49%曾受電腦病毒「侵襲」、41%受訪者的電腦內有不雅照片。報案率方面,僅得13.8%性罪行受害人願意報案,港大社會科學學院榮譽教授博漢士建議港府增加資源輔導罪案受害者。
調查同時分析罪案受害人特徵,發現爆竊、打荷包等「與財物有關的罪案」受害者,多為16-34歲、月入20,000元或以上、時常外出的人士。34歲以下、經常外出的人士,較55歲以上的受訪者更易成為性侵犯、恐嚇等罪行的受害者。
部份不幸的港人,往往一次又一次成為罪案受害者。16至34歲、單身、女性、新界居民,較易重複成為案件受害者。港大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白景崇解釋,新界地區較為偏僻,較易成為竊匪犯案目標,故該區居民較易重複遇到罪案。教育程度與成為罪案受害人之間,無顯著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