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對藥商夫婦涉嫌偽冒本港製造的咳藥丸「太和洞」品牌,在葵涌工場生產,遭品牌持有人發現向海關投訴,關員近日一連兩天掩至工場和三間藥房搜查,拘捕主腦夫婦和六名男女,行動中撿獲15,000樽冒牌咳藥丸,總值4萬元,海關表示,觸犯商品說明條例,最高可判入獄五年和罰款50萬元。
被捕的六男兩女(32至59歲),主腦夫婦住於大角嘴,為藥業經營商。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行動科監督何仕景昨在記者會上稱,於兩個月前收到商標持有人投訴,指市面有人偽造其品牌的咳藥丸,於是展開調查。
假貨藥效比較差
被冒牌的咳藥丸為「太和洞」久咳丸和止咳丸兩種,主腦在葵涌的工場製造生產,又作包裝、批發和零售,主腦偷用「太和洞」商標,但在包裝紙上的小商標改名為「天和洞」,企圖魚目混珠,包裝紙設計又略為改動,至於生產公司和地址就照用真貨的公司名和地址。
假冒的久咳丸和正貨的太和洞久咳丸批發價每樽均為4元,零售價約6至7元,止咳丸的真和假貨批發價每樽為1.5元,零售價約5元。據稱,不少老人家使用太和洞咳藥丸治咳,買到冒牌的咳藥丸,還以為是同一公司的另一包裝設計之產品,其實其商標名稱並不同,樽塞也不同,真貨使用水松塞,假貨用膠塞;至於真貨的藥丸較圓,在藥效方面,海關相信假貨沒有真貨那麼好。
海關人員見時機成熟,於本月4日和5日一連兩天,到葵涌的冒牌藥工場、貿易公司、主腦夫婦家居和深水埗、油麻地三間藥房搜查,共撿獲15,000樽咳藥丸和大批包裝紙及說明書,其中470樽咳藥丸是從藥房搜出,全部冒牌貨總值4萬元,被捕者為部份是工場員工、藥房東主等。何仕景指出,冒牌貨完全沒有在港註冊便生產,品質經化驗後,暫未發現有害的物質。海關呼籲,市民可致電25456182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