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債與息:同業拆息按揭有着數

淺談債與息:同業拆息按揭有着數

本周又有銀行推出「同業拆息」按揭計劃,由於利息周期有回頭向下趨勢,有投資者來信查問,若與傳統的「最優惠利率」按揭計劃比較,到底哪類按揭的息率較着數呢?
「最優惠利率」亦即PrimeRate,它的變動往往在美國議息而息率有變之後,本地銀行各自按照本身的情況決定應否修訂息率。但無論是否跟隨美息改變,由於美國一年僅有8次議息會議,所以香港最優惠利率的變動並不頻密。
香港「同業拆息」英文稱為HongkongInterbankOfferRate,簡稱HIBOR。與前者不同,它並非由各銀行自行制訂,而是按香港銀行公會的協議條款,根據財資市場公會的建議,選取20間中、外資銀行於每日上午11時分別報出他們認同的息率,然後撇除最高及最低6個價格,將中間14家銀行的報價算出平均值而得出。HIBOR每天皆有新價格,包括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等多個檔期。
投資者應注意,Prime的走勢與HIBOR的走勢並不同步,但兩者的發展大方向基本相同。美國議息是指中央銀行調整「聯邦基金利率」,議息結果如何,相信大多數投資者在事前都能成功預測。利率修訂的結果,只屬於滯後的數字。既然如此,在減息周期中,Prime的下調只是遲來的春天。

減息周期下跌較快

相反,銀行同業對息率的反應則十分迅速和果斷,銀行交易員憑直覺或客觀分析,稍為預期經濟、通脹或各種情況的改變可能會影響議息結果,便會第一時間修改同業拆息的報價。最終,在減息周期內,HIBOR的下跌將是較快的,而在銀行可能過敏的情況下,HIBOR的波動也會較反覆。
綜合而言,當利率進入減息周期時,就算美國仍未有新減息行動,以HIBOR作為借貸指標的按揭計劃,將可享受較低的定價標準。
陳鳳翔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助理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