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鳥全年無休地在樹幹上啄啄啄,為甚麼不會傷到頭?指甲刮在黑板上的聲音為甚麼刺耳?認真研究這些看似「得啖笑」課題的科學家,都得到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的肯定,前天(周四)獲頒「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這個一直被謔稱「搞笑諾貝爾獎」的活動愈來愈得到科學界的重視,今年的另類和平獎也不容小覷,得獎科學家發明一種「驅趕青少年音波器」,發出只有青少年才聽到的刺耳聲音,令滋事青年掩耳疾走,最神奇的是,成年人卻不受影響。
來自英國威爾斯的工程師斯特普爾頓(HowardStapleton)將他的發明命名為「蚊子」(Mosquito),因為兩者都會發出令人「非常討厭」的聲音。年輕人一般聽力所及的音頻,在20赫至20千赫,隨着年齡增長,聽力會衰退至18千赫或以下。「我們明白這一點,即使校低音量,某種音頻噪音,只有25歲或以下人士才會聽到,5分鐘後包管煩得要死。」斯特普爾頓說。
「初初引人發笑後發人深省」
「蚊子」經實驗證明有效,去年成功將一班聚集在商店外的青年驅趕,店內的年長顧客卻對周遭的刺耳聲音一無所覺。斯特普爾頓經營保安系統超過20年,「蚊子」當然是銷售產品之一,第一批下周將付運美國的客戶。
發明背後的動力原來是因為愛女被欺侮。話說去年他年僅15歲的女兒去買牛奶,卻遇到聚集在店外的童黨出言威嚇,結果空手而回,啓發斯特普爾頓研發用聲波驅散滋事青年的意念,這比水炮、催淚彈當然文明得多,也和平得多。
頒獎禮在哈佛大學內舉行,大會負責人阿伯拉罕斯博士(MarcAbrahams)說,他們要表揚那些「初初引人發笑,然後發人深省」的成就。過往外界認為搞笑諾貝爾嘩眾取寵,所謂的發明完全沒有科學價值,很多科學家覺得獲獎反而令他們尷尬,但辦到第16屆,已經愈來愈受到科學界認真看待。
7000人提名競逐10個獎項
阿伯拉罕斯說,「有些候選人真的希望獲獎」,部份候選人是由大學甚至政府部門提名的,而且競爭激烈,今年他們一共收到7,000項提名,得獎也不是易事。得獎者也不以搞笑諾貝爾獎為恥了,今屆10個獎項中,有8名科學家親身到場領獎,除了英美人士,還有來自法國、澳洲、科威特,都不惜遠渡重洋。
領獎的認真,頒獎的也不兒戲,由5名諾貝爾物理、化學及醫學獎得主負責頒獎,肯定他們的成就。得獎者沒有獎金,但每人可以上台發表一分鐘感言,有人就扮成啄木鳥娛賓。阿伯拉罕斯最後呼籲全球科學家也來參加這場認真得來很歡樂的盛事︰「若你今夜沒獲得另類諾貝爾,祝明年好運──尤其是今年已獲獎的人。」
美聯社/德新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