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br>陸叔:買樓是最差的投資

個人理財
陸叔:買樓是最差的投資

陳永陸──87年股災其中一個受害者,痛定思痛,決定鑽研箇中學問,今天他以「陸叔」之名行走江湖,「信徒」眾多。現時在他的投資組合中股票超過一半,多年投資生涯,他得出一個理論,「買樓是最壞嘅投資」,一反傳統中國人「要有磚頭揸手」的投資智慧。不過,他仍持有兩層物業,原因是「陸叔都租樓住?點成氣候。」

基金~新興市場投資新貴

從來只有觀眾、聽眾打電話向陸叔求教買股票心得,沒想到他亦要基金經理為他管理財富。陸叔的投資組合中,基金佔約20%。陸叔解釋,已把太多時間放在本地股票市場,對其他市場不熟悉,故透過買基金,投資其他市場。
現時的投資規模是在過去6至7年不斷累積,組合中約30%是債券基金、70%是股票基金,其中債券基金每年平均回報率約6至7厘。股票基金方面,則投資在印度、東歐、中國等新興市場,現時投資回報已有1倍,原因是成功把握這些地方的升浪。
不過,陸叔亦有「老貓燒鬚」的時候,去年他選擇投資日本市場,但日本市場早於3年前已開始復蘇,他去年才入市,其實已錯過了升浪,幸好不用損手。他說,視基金為長線投資,持有最少1年,長遠仍看好新興市場。

物業~一層自住一層收租

身家豐厚的陸叔,在物業方面的投資,佔整個投資組合20%。雖然持有兩層物業,一層自住,另一層收租,但他頗抗拒買樓投資,原因是不想資金被鎖死,失去捕足市場其他投資機會。
現自住的會景閣(圖二)大單位,10年前買入,當年一筆過支付1600萬元樓價,該單位現市值約1700萬元,10年升值不足10%。他說:「96年時,用買樓的1600萬元投資股票,現在已經發達了。」至於另外一層出租物業,位於羅便臣道,95年以450萬元買入,每月收租1.6萬元,每年回報率約4厘。
其實陸叔另有一層收租物業已於較早前出售,他說,投資者始終要擁有一層已沒有負債的物業作為不動產,但他不會增加物業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因為過去10年的「業績」令他相信,物業回報遠遜其他投資產品。

股票~兩成炒賣八成長揸

談股票是陸叔的強項,但要聽他講股票請聽收音機,至於他自己如何炒股?他除了買賣正股,亦投資股票掛鈎票據(EquityLinkedNote,簡稱ELN)、認股權證等。不要以為精於投資股票的陸叔,會投資在高風險、高回報的「炒股」上,股票投資組合中80%是長揸的藍籌股,20%才用作炒賣。

投資之道~本錢有限切忌分散

兩層合共約2150萬元的物業,佔陸叔投資組合20%,整個投資組合的規模有數得計──逾1億元。不過,陸叔的身家又豈止此數。陸叔說,由於香港物業資產昂貴,所以一般人的投資組合中,物業一定佔超過一半比例,除了物業外,投資應該用閒錢。
至於如何投資,他建議,本錢不多的人,應盡量集中在幾個市場或產品,切忌分散,另外,無論投資哪一個市場或產品,都要「有認識、有感覺」,親身感受市場脈搏,而非人云亦云,從來都是致勝之道。

(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