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兩篇文章,字裏行間都有點「警示」意識,不過在外圍全面造好下,恒指升至6年新高,「警示」似乎失效了。
我看大市或個別股份的走勢,並非只爭朝夕,所以一時三刻不符合自己所預期,亦不會太過介懷。之前作出的「警示」,並非因為10月份是股災月,而是透過「逆思考」的分析,從一些投資者的行為來估計市況走勢。
每次大市見頂或見底轉勢,都可從散戶的期指倉位部署找出端倪。以5月份的大跌市為例,恒指下跌2000點,且曾一度試穿250日線,當其時市場高唱熊市已臨,大部份的散戶都傾向開淡倉,大戶正吼準此機會反手造好。
早前提過10月份個個都驚股災,股災理應不會發生。不過,在實戰的情況裏,始終有人堅信,港股由6月至今,已累積了逾2500點的升幅,始終要再來一次似樣的調整,適逢10月份是例淡月,有不少散戶早早就買熊證、買沽輪加入淡友行列。
現在是期指主導市場,大戶的取向才是主導大市走勢的重要誘因,當大部份散戶磨拳擦掌造淡等「收割」之際,大戶就睇住期指倉位來部署,所以大部份人炒「股災」概念也好,炒調整也好,造淡者反被大戶挾倉,昨日已有熊證觸及收回價而「突然死亡」。
平心而論,現階段很難估頂,直至到淡友肯平倉投降或反手造好的時候,又或者連小心謹慎的人也相信股市升勢停不了時,市況才會逆轉。未來時間,大市要繼續挾上,目標將落在仍較落後的地產股及和黃(013)。
升勢太假 小心被挾
不過,我始終覺得港股的升勢來得有點假,昨日港股的上升動力主要來自滙控(005),值得留意的是,單是此股的成交已達66億元,此情況絕對鮮見。
滙控是好股票已不用我多講,但它的好,市場並非昨日才知,如果要買其前景及盈利增長,資金早已入市了,斷不會在沒有特別的消息下,有這麼龐大的買盤,唯一可以解釋的是,大戶買滙控來挾期指。通常這種期指營造牛氣沖天的氣氛,都是大戶派貨散水的部署。
近幾日出外用膳,身邊談股的人又多了,而且最特別的一個現象,是大家開始相信今個10月份沒有股災或大幅調整,沒有貨的又開始蠢蠢欲動。在「逆思考」的角度而言,是否又是一種「警示」?
未來港股走勢會傾向兩極化,市有市行,個別股份可獨立於大市的表現,不過我仍建議如有利潤的股份,可趁高位逐步減磅,先行套利留住現金作往後日子的入市部署。
另外,減磅不可與造淡混為一談,前者是鎖住利潤,後者明顯是有方向的進攻部署。前者作錯決定最多是賺少點,沒有甚麼大不了;但後者作錯決定,隨時輸死。所以如果真的要作造淡部署,並非是估頂,而是順勢而造。事實上,眼見不少人因估頂造淡,而被挾個皮開肉爛。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