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翁尋子 朱振國留醫<br>中秋兩個不能團聚的家

八旬翁尋子 朱振國留醫
中秋兩個不能團聚的家

活了85年的梁穗焜心存一個遺憾60年,那是他在60年前將還未滿周歲的二子梁俊成,決定給了一名不知姓名的上海婦人撫養,數月後醒悟過來,已找不到兒子,至今遍尋不獲,悔不當初。梁伯在過去60年的中秋,無不思念俊成,近月向紅十字會求助,寄望餘生與俊成有團聚的機會。

幼子賣給上海婦

二戰後那個動盪不穩的時候,梁穗焜一家窮得溫飽難料,為免還未滿周歲的二子俊成夭折,在1946年某一日,由梁伯的妻子將俊成抱到西環卑路乍街與堅尼地道一處,把他給了一名上海婦人,換來200元,各自立據不能追回,一場悲劇由此而生。
梁伯昨日憶述時,老淚盈眶,「當然唔想(給人),(但不送給他人俊成)會餓死……係自己送畀人,點報警搵人呀?」雖然記憶力漸退,又患上心臟病,但梁伯不敢忘記俊成,至兩三年前仍有到西環尋找。
老伴和長女於數年前先後去世,更令梁伯思念俊成。他和四子梁美成半年前先登報尋人無果,最近尋求紅十字會協助,但卻連上海婦人姓甚名誰、她當年確實住所、俊成之後叫甚麼名字都不清楚,而當年的立據紙也失去,有如斷了一切線索。
今晚上空有九年來最大的中秋月亮,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梁伯盼望悲去歡來,「搵到個仔就開心啦!」
如市民有資料提供或需協助尋找因戰亂和天災而失散的直系親屬,可致電紅十會電話:28020021或25077135。
另外,對遇襲致癱瘓的警員朱振國一家來說,今夜也是不能團圓的中秋。因為朱振國要留在廣州繼續接受高壓氧治療,女兒彤彤假期太短,朱太不想她奔波影響學業,故沒有帶她到廣州與父親共度中秋,是彤彤首個沒有爸爸的中秋。
彤彤上周與母親到廣州探望父親,朱太昨日表示,臨別時彤彤吻着父親額頭說:「爹哋你快啲好番,你要陪我做燈籠。」彤彤也有鼓勵父親振作:「爹哋鍾意曼聯,我同媽咪送咗個曼聯10號球衣燈籠畀爹哋,我希望下年可以同爹哋媽咪一齊過中秋。」
現正在廣州陪伴朱振國的朱媽昨說:「用月餅濕吓佢個口啦,等佢知又到中秋啦,希望明年中秋佢可以真正吃到月餅。」
本報記者

朱振國妻子昨到旺角區,為囡囡過中秋挑選燈籠。冼偉倫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