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短短35天,本港共發生3宗倒車意外,先後奪去四名市民性命,事件引起社會各界極大迴響,有業內人士批評本港法例存在漏洞,未有對車輛倒車作出足夠規管。運輸署則發表聲明,強調會考慮各界意見,研究是否修例確保倒車時安全。
運輸署數字顯示,過去三年本港涉及倒車的交通意外,每年約400多宗,去年增至500宗,今年至8月止共有307宗,約佔整體交通意外數字的3%(見表),署方認為數字沒有上升趨勢,情況不算嚴重。
外國早有例規管
接連發生汽車倒車致命意外,香港汽車工業學會副會長李耀培批評本港規管倒車的法例落後:「外國好早已有規例規管倒車幾多米係違法,又規定倒車時一定要有人睇後,日間揮旗仔,夜間就揮螢光棒,其中日本呢方面做得最好,值得香港借鏡。」
交通諮詢委員會成員詹志勇也表示,會在交諮會提出研究強制貨車在車尾安裝倒車視像系統,以及限制司機倒車的速度及距離,以保障行人安全。
本身是樹木專家的詹志勇稱:「我成日都去嗰度個公園仔睇樹,附近好多老人家,又有貨倉地舖,所以間中都有大車出入,但條路好窄,有一定危險㗎,因為條路得一邊有行人路。」他指該條巷的設計不適合大車駛入,會建議當局在附近設「落貨區」,長遠禁止大車駛入狹窄小巷。
對於最近三宗致命意外,兩宗在中西區倔頭路內街發生,中西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楊浩然指,在普慶坊父女被工程車倒車撞死慘劇後,曾向運輸署建議將區內人流多的倔頭路列為不准車輛進入的禁區,但遭否決。民建聯中西區支部副主席陳耀強則指,肇事的奇靈里將是日後地鐵站出口,若不解決交通問題,將來更多人流經過時會更危險。他建議將現場倔頭路列為禁止汽車出入。
運輸署發言人則強調,會檢討現行有關倒車裝置的法例,亦會研究是否需要修改現行法例,進一步確保倒車時安全,短期內則會加強宣傳教育。該署提醒駕駛者倒車時,最好找人睇後,並確保車輛亮着倒車燈及警告器,倒車的路程不要過長或時間過久等。至於制訂內街交通管理計劃,當局稱由於中西區不少大廈是多年前興建,未有足夠上落貨的車位設施,要在交通暢順與安全,和提供足夠空間上落貨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