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份外明,在人月兩團圓的日子,邊吃月餅邊賞月,是人生一大樂事。然而社會的弱勢社群,沒能力購買月餅應節,而獨居長者對着美好月色,反倍添愁緒。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今年續舉辦送贈愛心月餅活動,共資助超過30間福利機構,送出4,000個愛心月餅。透過一個小小月餅,向清貧人士送上深切慰問和關心,讓他們在中秋佳節,同享節日歡樂。
今天是鄧新嬌來港後的第二個中秋節,來港兩年,為着照顧患病的丈夫,令她心力交瘁。鄧新嬌的丈夫周先生本任職清潔工人,他辛辛苦苦工作,賺取微薄收入,支持妻子和三女一子在鄉間惠陽的生活。可惜天意弄人,去年周先生患上腦部萎縮,喪失工作能力,更無法自理生活,在迫不得已情況下,鄧新嬌拋下子女,申請來港照顧丈夫。
鄧新嬌來港時,醫生告訴他丈夫僅餘一個月壽命,可能得到她悉心照料,周先生奇迹地活到今天,而他們的孩子也先後獲批單程證來港定居,一家可在港共度中秋佳節。
新移民男孩感雀躍
由於周先生的身體狀況欠佳,失去活動及控制大小便能力,而鄧新嬌為要照顧子女的生活起居,不時把丈夫獨留家中,她擔心容易發生意外,故早前在極不情願下,安排丈夫入住安老院,但她一有空,便跑到安老院陪伴丈夫。「每日除咗買餸煮飯,其他時間都會去陪佢,餵佢食嘢,幫佢沖涼。」
由於鄧新嬌未具領取綜援資格,家庭日常開支全靠子女的綜援金應付,生活捉襟見肘。今年中秋雖可與子女一起度過,卻因經濟拮据,無力購買月餅應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得知情況,即送上一盒月餅,讓孩子一同分享。
其11歲的小兒子錦偉,接到愛心月餅即欣喜不已。他生性地說:「阿爸喺安老院好悶,希望佢可以返屋企一齊過中秋食月餅!」
獨居婆婆笑不攏嘴
95歲的倫婆婆是今年「蘋果愛心月餅」的受惠長者,她年輕時為改善家人生活,離鄉別井來港打工,任織布廠工人,至今孑然一身。現她每月依靠微薄的綜援金生活,由於雙腿退化,須以枴杖助行,舉步維艱,平日甚少外出,終日留在窄小斗室,生活苦悶。
倫婆婆感到寂寞時,會致電親友聊天。「我裝咗平安鐘,佢哋有個長者電話關懷服務,間中有義工問候吓我,好多時我會自己打電話畀佢哋,報吓平安傾吓偈,開心好多!」早前記者偕提供平安鐘服務的長者安居服務協會職員一同探訪婆婆,當她收到愛心月餅,即笑不攏嘴,急不及待品嚐。倫婆婆說:「個月餅夠晒軟,我甩晒啲牙,最啱我食,真係好多謝你哋!」
失明老伯頻說開心
相對倫婆婆的開朗健談,袁和老伯較為內向。年輕時任職酒樓清潔工的袁伯,中年時開始患上糖尿病,後因病情惡化致視網膜脫落,現已失明。落入黑暗世界,袁伯生活甚感孤寂,平日除了覆診便足不出戶,只以電視機和收音機作伴。當他收到愛心月餅,面上也難掩內心的喜悅,一臉含蓄地說:「今個中秋有月餅食,真係好開心,但最開心就係有義工上嚟探我,陪我傾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