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批:東亞運會作口號,個人私隱齊洩露 - 宋漢生

蘋果批:東亞運會作口號,個人私隱齊洩露 - 宋漢生

致康文署署長周達明:
看報得悉貴署洩漏了市民的個人資料,引來各界批評。「2009東亞運動會口號創作比賽」是很有意思的活動,發生如此意外,令人惋惜。最不值的,是給警監會捷足先登,率先在網上洩漏個人資料,令這次外洩無端端成為「再犯」事件,罪加一等。各方口誅筆伐的力度相應加倍,這口氣想必難以下嚥,辛苦了!
聽說周署長才剛上任,外洩事件是上一手遺留下來的前朝餘孽。前任手執燙手山芋,足足堅持了半年,周署長甫上場,就知道紙包不住火,只待了整整一個月就出來自首,還為前人開脫,說甚麼Google遲遲不肯交出資料云云,盡顯政治智慧,令人佩服。
其實貴署不單止可以推說Google反應緩慢,置堂堂特區康文署署長不理,還可以賴Google搜尋器太過強勁,是終極狗仔隊,不只能夠搜尋有密碼保護的網站,聽鄰家張嬸說她聽黃太說,連屋企的報紙雜誌書信文件也能一一搜出來,所以張嬸也打算添置一部電腦,用Google看看個衰佬仲有冇收起舊情人的情信。(噢,講開又講,其實要叫Google不要來貴網站探秘,只需加短短的一句指令,三分鐘有找。*)
之不過周署長說外洩的資料價值不高,則有點兒那個。全街都知,掌握了姓名加出生日期加身份證號碼,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本人一位朋友肥文,左右逢源,女友一怒之下,拿了他的個人資料,北上做張假證,然後託相熟朋友,拿着假證招搖撞騙、又借財務又碌卡,可憐肥文還懵然不知,欠下一屁股的債,悲情指數不亞於艾慕度華《浮花》裏的男人。

話說回頭,本人十分明白貴署的境況。老實說,甚麼網站資料外洩,又「搜尋器」又「瀏覽點擊」的,其實跟科技無關,是自身的經驗問題,本人的密碼,從銀行戶口到電郵帳戶,全是同一組數字,為防忘記,還依自己的生日來起,永不更改。都說無論密碼科技怎麼發達,也敵不過人類的愚昧和懶惰。
從好處想,要避免發生同類事故,其實也不困難。只要記住蘇格拉底的名言:你不知道的,你不可能洩漏。**口號創作比賽固然是認真、重要的活動,必須準確辨別各位參賽者,但不至於需要收集姓名、出生日期及身份證號碼。此話怎講?是這樣的:姓名,只填頭兩個字。身份證號碼,則只填最後四位數字。
舉個例,要是周署長參加的話,只需填上:周達X,XXXX638(2),XXXX-4979。***你可能問:填這麼少,有可能發生資料相撞意外吧?不必擔心,上述的資料,以三千名參賽者來算,相撞的機會率低於一百億分之一,比中六合彩頭獎難上百倍。當然,要是這麼好彩,或貴署的比賽如此長壽,竟然遇上相撞,索性封那兩位人士為雙冠軍,表揚他們中了比六合彩還要難中的巨獎,應該也沒有爭議吧!
*詳情可在google搜尋關鍵字「Blockgooglebot」
**又好像不是蘇格拉底所說
***純屬猜測。署長既沒有參加「東亞運動會口號創作比賽」,也沒有投訴警方,本人不會找到閣下的資料
熱心市民上
P.S.昨天讀報才得悉有此比賽,也想趁趁熱鬧,這封信的題目就是本人的參賽作品。如獲垂青,儘管使用,本人不計獎品,旨在參與,謝謝!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