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距離美國國會中期選舉還有4個星期(11月7日),共和黨為保參眾兩院控制權,辦事人喬治布殊及其親信已開動所有宣傳機器,極盡籠絡、催谷、吹牛之能事。為求達到目的,何妨不擇手段?這便是政治!?
有人或會問:「籠絡誰?」哈哈!君不見日前那個自命甚麼「醫生」的議員BillFirst提出針對金融機構代處理賭金的法案,意即封殺網上賭博,間接打擊離岸賭博公司(英國多家網上賭博公司股價因而急瀉)。這條一石二鳥的「好橋」──既可安撫長期以來高喊禁賭的政界保守派和宗教團體,又容許境內博彩集團發揚光大,目的是甚麼?不言而喻了吧!
那麼,催谷和吹牛又何所指?嘻嘻,如果有留意共和黨傳媒宣傳機器,不難發現全部在經濟上只報喜不報憂,在政治上則報憂不報喜。
經濟上,只要每晚擰去CNBC便可感受到那種氣氛。早幾日已開定香檳準備慶祝道指創歷史新高,豈料三、四日屢衝不破,觀眾以為係開「儍」party,點知卻嚟真,不是催谷是甚麼?
政治上,請查閱近期《新聞周刊》(Newsweek)。其在歐洲、亞洲和拉美發行版本的封面(有一期話恐怖分子變死剩種),與在美國本土的封面(同期發放被恐襲害到家散人亡的照片),一個故事,竟然有兩個版本,汝道不是「吹牛」是甚麼?
熊掌嗒落有味
共和黨如果輸,布殊認真不妙。不假、不殘酷,何謂政治市,不過慘不忍睹的,是道指被有心人力托,卻連累特區第二代熊仔,昨日又有3隻熊證(6222、6234和6233)被打靶。
唉!一早講咗殺戮者食過翻尋味,但究竟要食幾多隻「熊掌」,才肯轉口味改鋸「牛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