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油價下跌未必利好經濟

財智語陸:油價下跌未必利好經濟

油價近日大幅回落,令市場憧憬美國的通脹壓力可以消除,同時亦認為企業盈利可以在油價回落、成本開支減少下得以改善。但問題是,油價下跌,是否真的可以紓緩美國的通脹壓力,與此同時,企業又是否真的可以受惠?市場近日對油價下跌而對經濟產生的憧憬,是否有點過份?
首先投資者必須留意的是,反映美國的通脹數據,最主要為消費物價指數,有關數據分為兩個,一為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一為扣除能源及食品的核心消費物價指數,聯儲局在制訂息口政策時,留意的是核心消費物價指數,亦即是能源價格的波動,對聯儲局的息口政策影響其實不大。
當然,投資者會指出,如果油價持續高企,將會令不少商品的價格有上漲壓力,這同樣會對通脹帶來壓力。故此,油價下跌,對於紓緩通脹壓力的確有利好作用。但要證實這一點,則要看看商品生產商有沒有將油價上升所帶來的額外成本,轉嫁予消費者。如果生產商之前沒有將有關成本作出轉嫁,那麼現時油價下跌,則只會利好企業的毛利率,對紓緩通脹壓力幫助不大。

通脹反而可能升溫

反而現在隨着油價下跌,美國市民在汽車用油的開支減少下,可以增加其他方面的消費,這反而可能令美國的通脹壓力升溫。事實上,影響美國的核心通脹,不但來自消費品的因素,就以7月份消費物價指數較市場預期高為例,主要原因是由租金上升所帶動,隨着美國樓市有持續下跌壓力,美國的住屋租務需求會否因而上升,刺激租金價格向上,從而影響美國的核心通脹,仍是未知之數,故此,投資者暫時似乎不應對油價下跌,可以紓緩美國的通脹壓力抱太大憧憬。
至於油價下跌,會否利好企業盈利,這則要從兩方面去分析。其中第一個層面其實已在上面提及,就是企業的生產成本無疑會因此而降低,從而利好企業毛利率,但會否刺激企業的盈利表現,則很視乎第二個層面,就是油價下跌,會否因而帶動企業的定單上升。
如果用一個較直接的想法去分析,油價下跌,的確可以增加定單需求,但問題是,如果過去企業沒有因油價上升而將成本轉嫁予客戶,那麼油價下跌,對於客戶而言,誘因不會太大,亦即定單最多沒有減少,但增長的機會不會太大。
但與此同時,如果投資者想清楚,現在市場推低油價的藉口,是因為全球經濟放緩,令市場對原油的需求減少,其中美國原油庫存量持續上升,便是一個印證,那麼企業的定單到底是減少,還是增加?要好好想清楚有關答案,或者投資者應先考慮,到底是經濟放緩而令油價下跌,還是油價下跌有助刺激經濟。分清影響性的先後次序,自然會明白油價下跌未必對經濟真的帶來太大的刺激性。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