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文章:發揚講真話的焦大精神 - 陶傑

陶傑文章:發揚講真話的焦大精神 - 陶傑

一名親中的激爆人物,患上血癌死亡──「死亡」是中立、客觀、公正的詞語,「逝世」帶有褒敬之意,「斃命」則略嫌「突發新聞」的涼薄色彩,評論時事,應該盡量理性,選詞用字是要很客觀的──親中派率先表示哀悼,指這位言論惹火的人物,生前「敢說敢言」,他的言論「甚具思考性」,此君現在死了,「少了一位有話直說的人」。
該名親中人物,有何「敢說直言」的真性情傑作?最近火爆全城的金句,是點名炮轟特首曾蔭權「人格有問題」、「公關一流,道德差一啲」,如果這種以下犯上的大逆言論,是說了「真話」值得稱許,那麼今日哀悼此人的許多親中建制人士,包括政府高官,無疑是表示認同這名死者對曾蔭權的「真實評價」。
打着哀悼死人的旗號,曲線反曾,此一動向,會不會暗中擴大,成為類似「打着哀悼周總理的幌子」的一股逆流?以中國「靈堂政治」的傳統,早自三國時代諸葛亮哭周瑜弔喪柴桑口,近至「六四」前暴亂分子藉哀悼胡耀邦鬧事,值得觀察家關注。
敢說敢言、有話直說,對一個把說謊當做呼吸的民族,無疑是很高尚的美德。
紅樓夢裏最率真的一位人物,是下人焦大,他膽敢把榮國府的虛假一語戳破,指出榮國府裏「扒灰的扒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雖然因為「衰口臭」,被塞了一嘴巴的馬糞,以示懲戒,但作者曹雪芹對焦大這位敢說敢言的人物,其實還是很推許的。

親中派哀悼這位仇視曾蔭權的「愛國醫生」,完全可以理解,怪的是連泛民主派也加入哭喪行列,大讚這位人物生前是如何「關心香港」,「逝世令人惋惜」。該名人物,曾經鼓勵香港人「躺下來享受強姦」,反對沙士死難者家屬向政府訴訟索償,指為「浪費公帑」,並指香港人「食慣狗餅」,此等「關心香港」的言論,萬一從此成為絕響,如果無人繼承,發揚光大,可能真是香港人的損失。
歌頌一個多次侮辱香港人的人物,從心理學角度,可能是所謂「斯德哥爾摩症候」的臨床表現,猶如一個被綁架的小女孩對於把她禁錮而性侵犯的逃犯的迷戀和依依不捨。證諸「躺下來享受強姦」的這位醫生,他死後得到泛民主派的領導人的讚頌,證明被思想強姦的人「斯德哥爾摩症候」之真確,「享受強姦論」原來是真理,對於這位論者,一定死而無悔。
特區精英,太多人想當鄔師道,無人敢當焦大。一個「敢說真話」的「治港人才」病死了,受到「各界」讚頌,由曾蔭權的人格問題,到香港人的「狗性」,今日方知,原來他生前句句是真話,如此精英人才,香港太少了。可不要說空話,要把悲痛哀悼,化為學習這位先生說真話擇善固執高尚人格的力量,全港教師,該如何就這位精英之死,展開一場「通識兼民族國情教育」?不妨由紅樓夢裏塞了一嘴巴馬糞的焦大這個人物開始,結合時事和政界人物,讓中小學生一起「獨立思考」,不失為一個可行的起點,只恨香港的教師缺乏此等「通識基準」,要從頭進修,是否又向特府伸手要「增加資源」?
逢周一、三、四、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