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周一訪中韓<br>安倍促聯合陣線抗朝核試

周日周一訪中韓
安倍促聯合陣線抗朝核試

北韓前天宣布將核試,這枚特大號政治炸彈引起東亞外交連鎖反應。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甫上台即面臨嚴峻外交考驗,在中韓昨天證實他將分別和兩國領袖召開峯會之際,他力促日中韓組成聯合陣線應付北韓核危機。但日中和日韓關係能否破冰,以至三國能否組織對北韓聯盟,還有待峯會結果。

在日本上任首相小泉純一郎五度參拜靖國神社後,中韓拒與小泉開峯會。安倍上周二拜相,即和中韓方面斡旋召開峯會,但轉折了一周,一直沒有成果。直至昨天,也就是北韓宣布將核試的第二天,中韓才分別公布接受峯會。

「核試就是永遠不可以原諒」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公布,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邀請,安倍將於周日和下周一訪問中國,周日將分別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溫家寶舉行峯會;他又說:「中日雙方就克服影響兩國的障礙和促進合作關係的健康發展達成一致。」南韓總統府青瓦台也宣布,總統盧武鉉會於下周一和安倍開峯會,到下周五訪京見胡錦濤。
中韓都在北韓核試危機升級翌日宣布和安倍開峯會,反映拍板做決定時存在北韓因素。安倍在峯會前夕就促三國組成聯合陣線向北韓施壓,說他會「跟中韓合作採取適當措施」回應北韓的核試宣布。
日中和日韓關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嚴寒之後要立即回暖頗有難度。日本慶應大學的北韓專家小此木政夫認為,安倍想行強硬政策進一步制裁北韓,中韓勢必迴避。從三國對北韓核試的回應,就可看出它們分歧。
安倍指北韓如膽敢核試,「就是永遠不可以原諒的」。盧武鉉呼籲「冷靜和堅決地」應對,外交部指核試將影響南韓對北韓的交往政策,但不會完全取消交往政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希望北韓「冷靜克制」,各方避免採取加劇緊張的行動;中國外長李肇星和南韓外長潘基文通電話後,同意繼續以外交方式爭取和平解決問題。
北京和首爾對南韓的態度顯然不會過份強硬。日本的取態較接近盟國美國。北韓指核試是為了對抗美國「一再以核戰和制裁脅迫」,之後美日即達成初步協議,要聯合國安理會主席發聲明譴責,美國國務卿賴斯則表示考慮追加制裁北韓的措施。
哪立場才對要看信哪套。南韓專家分析,北韓揚言核試,無非是針對美國的談判籌碼,不會動真格。但另一派專家認為,美國不屈服於北韓威脅,繼續施壓,北韓最終會核試。
但北韓暫沒有即將核試的迹象。美國情報官員、南韓統一部部長李鍾奭和日本消息人士,都指暫時未見即將核試迹象。《朝日新聞》指日本兩枚間諜衞星近期拍攝圖片,看不見有封路和裝載測量儀器等蛛絲馬迹。
北韓故弄玄虛打核試牌之際,為日中、日韓開峯會提供契機,但也可能增添矛盾與衝突。美國天普大學東京分校國際事務教授廸恩斯就認為,中韓不靠近,安倍將領日本走自立強硬路線,也令主張日本擁有核武的大鷹派更振振有詞。
法新社/美聯社/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南韓《朝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