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出生人口持續低迷,幼稚園經營困難之際,部份綜援家庭又將社會福利署發放的學費據為己有,拒交學費,任由子女做「學霸」。一項調查發現,受訪的173間幼稚園中,平均每間有2.45名綜援家庭的子女拖欠學費,總金額高達150萬元。幼稚園界狂轟社署發放學費予綜援戶制度的漏洞多,令他們收不到學費。 記者:梁美寶
香港教育學院幼師校友會及教聯會,就學前教育機構處理領取綜援家庭學生欠交學費一事,在9月訪問257間幼稚園或幼兒園校長。調查發現,96%受訪者表示所屬學校有綜援學生就讀,當中約七成指上學年有綜援家庭的學生拖欠學費,其中一半人更欠學費達3個月以上。
不斷轉校逃避交費
調查又發現,受訪的173間幼稚園中,上學年平均有2.45名綜援家庭的子女未交學費,情況最嚴重的幼稚園有8名綜援戶子女欠學費逾5萬元。這批幼稚園共有400多人欠學費,金額高約150萬。近60%受訪者指有學生退學以避交學費,甚至有家長為逃避交學費,不理會子女學習會否受影響、不斷替子女轉校。
香港教育學院幼師校友會主席麥謝巧玲指,該校也有一個家庭兩姊妹拖欠學費達一年之久,欠學費達1.4萬元;該會收到不少投訴,指家長以不同招數逃避交學費(見表)。
建議改變發放方式
她建議,社署改變現時直接發放學費津貼予綜援戶,改為直接交給學校,以免綜援戶亂用津貼及浪費公帑。教聯會也批評,綜援戶若濫用學費津貼,是浪費公帑。
社署回應指,任何綜援家庭領取學費津貼後,若被發現沒有繳付學費,署方會調查其拖欠學費原因,若情況持續,署方會向申請人追討及扣回多領的學費津貼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