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哇……」正向鄰居借捕鼠器的馮老伯,突然聽到11個月大男孫嚎啕大哭,連忙趕回家中,只見兩、三隻老鼠正在男孫的身邊竄跑。他與家人仔細一看,只見原本在沙發上熟睡的男孫,其左腳小趾和無名趾之間的縫隙被咬到見骨頭,傷口還出現潰爛,嚇得家人趕緊把小孩送進醫院。馮老伯事後仍心有餘悸地說:「(老鼠)差不多半公斤重,長約16公分。」
這宗罕見的老鼠咬人事件前晚發生在台北縣,地點為三重市力行路的一棟老舊公寓二樓。晚上約9時許,男嬰馮舜益在家中與叔叔一起睡在沙發上,突遭一隻老鼠啃咬,痛得他嚎啕大哭。
血不斷流 有牙齒痕
男孩的嚎啕不僅吸引祖父趕回家,亦驚醒了睡在身邊的叔叔。他原以為沙發殘留大灘血迹,是姪子不小心踢到玩具時弄傷的,未料血愈流愈多,他驚覺有異,朝男嬰左腳一看,赫然發現左腳的無名趾和小趾間的隙縫被啃食很深,鮮血不斷從傷口滲出。他還發現腳上有不規則齒痕,嚇得他趕緊將姪子送醫清洗、消毒傷口。被咬傷的男嬰昨日還要繼續回醫院觀察。
馮老伯指出,由於家裏開設汽車修理廠,環境較髒亂,不時有老鼠在屋內亂竄。為免再次發生老鼠咬人事件,馮家已在家中四周放置大量老鼠藥,還設下夾鼠板。
鼠齒唾液或帶有病毒
雖然台灣發生鼠疫的機會不大,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急診室醫師張深港昨日稱,老鼠的牙齒和唾液可能帶有細菌和病毒,如果不慎被咬傷,應盡速送醫清潔傷口,並注射破傷風疫苗,保持傷口亁燥,幾天後就能痊癒,否則,很可能導致紅腫惡化,甚至感染其他傳染病。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