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經飛沫傳播 小童長者易受感染<br>腦膜炎雙球菌 奪肝病港婦命

可經飛沫傳播 小童長者易受感染
腦膜炎雙球菌 奪肝病港婦命

【本報訊】元朗區再有市民感染致命的腦膜炎雙球菌。衞生防護中心證實一名本身有肝病的女子,因腦膜炎雙球菌入血,入院當日即告死亡。由於該細菌可經接觸患者飛沫傳播,防護中心即時到死者家中調查,其家人暫沒病徵。今年至今的三宗個案,患者均居於元朗,但個案之間未有關連。 記者︰陳沛冰

因感染腦膜炎雙球菌死亡的女子66歲,是退休人士,與家人居於元朗落馬洲,上月29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頭痛、肌肉痛、肚痛、嘔吐及腹瀉。翌日入北區醫院接受治療,但同日死亡。
測試顯示其血液中含有腦膜炎雙球菌,因她沒明顯傷口,估計是從呼吸道感染。死者病發前沒外遊紀錄,列為本地感染個案。

每年錄得三至六宗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昨日已到死者家中調查,其八名家人沒病徵,仍在調查死者的感染途徑。今年首兩宗腦膜炎雙球菌個案發生於3月及6月,患者分別是一個四個月大男嬰,及一名在上水一快餐店洗碗的50歲女工,連同最新證實的個案,今年的所有患者均居於元朗區,但該中心發言人表示,三宗個案沒有關連。本港由02年至今年,每年錄得三至六宗腦膜炎雙球菌個案。
港大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外國研究發現,在30%至50%人的鼻腔發現腦膜炎雙球菌,他們只帶菌而沒病發,但當該細菌入血,可導致敗血症,死亡率高達20%至30%,若細菌入腦脊髓液,則會引致腦膜炎。
英國個案顯示,感染腦膜炎雙球菌患者以4歲以下小童最多,其次是65歲或以上人士。因本港沒正式統計及個案數目少,難斷定腦膜炎雙球菌是否在社區普遍存在。

抗生素有效治初期病者

腦膜炎雙球菌潛伏期二至十日,一般為三至四日,若細菌入侵血管可致敗血症,患者會出現突發性發燒、劇烈頭痛、皮膚現瘀斑、休克,嚴重者更會致命。抗生素能夠有效治療初期病患,一般死亡率少於一成。市民緊記要經常洗手、避免與有發燒或劇烈頭痛症狀的病人作親密接觸,若居於病發率高的地方,可諮詢醫生是否需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