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黨執委會昨天推舉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先生參與明年的特首選舉,該黨並將在下月的會員大會正式確認有關決定。梁先生表示,參選並沒有甚麼勝算,但他及公民黨仍然希望藉今次選舉,與現任特首曾蔭權先生辯論香港的具體政策,討論香港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畸形的選舉制度下,在八百人選委會受到北京政府操控下,梁家傑先生的確沒有甚麼勝算,的確不可能動搖曾特首的寶座,但我們認為梁先生今次參選仍然是饒有意義的,仍然是值得肯定及鼓勵的。
由於北京的大力干預及強力控制,香港政治空間甚為有限,參政從政的人往往只能在北京劃定的界線及範圍活動。要擴闊香港政治空間,要打破鳥籠政治困局,靠的不能是北京的恩賜,靠的不能是北大人大發慈悲,靠的只能是香港市民及從政者的參與及承擔。只有當更多香港人願意站出來反對不合時宜的政治制度,只有當更多從政者願意不計較個人得失挑戰不公平的小圈子選舉制度,整體社會才會明白政制改革的必要性,北京當局才會知道不能讓小圈子選舉無限期延續下去。梁家傑先生今次參選反映的正是一份積極參與及承擔責任的精神,反映的正是一份「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這不是比臨陣退縮、左顧右盼好得多、有意義得多嗎?
此外,特首選舉變成「單人騷」已經變得太久了。除了第一屆特首選舉有較像樣的選舉外,第二屆特首選舉已變成讓前特首董建華先生高票自動連任的鬧劇;而去年的特首補選同樣成為曾特首的個人表演,一點競選的氣氛也沒有。這一回梁家傑先生參選雖然不可能取得勝利,但至少有較大機會取得足夠的提名票令曾特首不能輕易自動當選,至少讓選委及公眾有曾特首以外的另一個選擇,這不是比讓明年的特首選舉再次變成曾特首的「單人騷」好得多嗎?
更重要的是,梁先生今次積極參選可以迫使曾特首詳細交代他的施政理念,可以迫使曾特首清楚向公眾解釋他的政策取向。事實上曾特首近半年來提出了不少「新猷」、提出了不少極具爭議性的措施如開徵銷售稅及放棄積極不干預政策等。對大部份市民來說,這樣的「新猷」、這樣的轉變不僅跟行之已久的政策相違背,更可能危害香港未來的發展。因此,市民實在有必要深入了解曾特首的「新猷」有何實質內容,背後有甚麼理據;而要讓市民真正了解曾特首的新施政理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透過選舉中的公開辯論、最理想的途徑就是選舉中的公開質詢。試想想在梁家傑先生這位資深大律師質問下,曾特首還能顧左右而言他、還能避重就輕嗎?而且,梁先生將會提出本身的政綱、本身的施政理念讓公眾作參考、讓公眾作判斷;在互相比較下,公眾自然更能看清楚曾特首在經濟發展、在民主發展上的想法,自然更能了解曾特首政策的優劣。這不是比甚麼諮詢文件或諮詢會更有效、更管用嗎?
是的,梁家傑先生參選實質只是陪陪跑;是的,梁家傑先生參選不能改變曾特首篤定連任的結果。但只要他能令明年的特首選舉不再是「單人騷」,只要他能令明年的特首選舉變成一場香港未來發展方向的大辯論,他的努力便不會白費。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