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剛啓用的銅鑼灣天橋落橋位太接新斑馬線,區議會、司機及學者均關注落橋的汽車車速太快,對行人構成危險,要求加設交通燈,但運輸署堅持該斑馬線在過去3年來從未發生交通意外,新天橋及斑馬線的設計符合安全標準。
不擬改裝交通燈
運輸署助理署長盧劍聰昨在港台《千禧年代》中表示,新銅鑼灣天橋斜度比舊橋降低了,由橋頂至斑馬線的距離有80米,司機及行人的視線都沒有障礙。但由於新天橋擴闊後行車較暢順,車速比以往加快,司機的警覺性可能不足。
他指出,在司機與行人互諒互讓的情況下,斑馬線是最恰當的,改為交通燈,等候轉燈的時間會減低行車效率,造成擠塞;行人隧道雖最安全,但成本最貴。
「dup到gapgap聲」
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認為,新天橋車速增快,加上路邊圍板阻擋司機視線,造成潛在危險。東區區議員趙資強表示,很多長者使用斑馬線,應加裝有人按掣才轉燈的交通燈,既安全又不影響流量。有駕車的網友也認為,新銅鑼灣天橋的設計危險,在人車誌討論區上,有網友指出:「我見好多車都唔會收慢,一見有人踩出嚟,真係dup到gapgap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