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批:「麥當奸」叔叔與最低工資 - 宋漢生

蘋果批:「麥當奸」叔叔與最低工資 - 宋漢生

有團體上街示威,爭取最低工資。李卓人粉墨登場,打扮成麥當勞叔叔,自稱為「麥當奸」,單是造型已足夠嚇得小孩呱呱大哭,成功在孩子心中留下烙印,把麥當勞與驚嚇掛上了鈎。
早陣子途經旺角,看見有人在街頭搞簽名活動,支持立法最低工資。惻隱之心被感召,有衝動去簽個名。這是正常的事,大筆一揮,就可助爭取各大中小企業拿出良知,加薪予低薪員工,消滅在職貧窮,幫社會上最低層的勞工一把。這一筆,又怎會教人吝嗇?
問題是,立法最低工資的後果是甚麼?
一名僱主,聘用幾位時薪二十至二十五元的員工。要是實施最低工資,時薪三十,薪金支出會增加三成。如果能加價,把多出的成本轉嫁至顧客身上,當然最好。但市場競爭激烈,要立即加價三成,又談何容易?
轉嫁不成,惟有縮減人手。減誰?在新例下,三十元是走不了的。反正要付三十,應該保留本來時薪二十五的員工,還是二十元的?答案很明顯。在最低工資下,最先丟飯碗的,是最低技術、最低收入的低層勞工。
原先拿二十元的,本來靠雙手賺取部份生活費,現在飯碗保不住,拿失業綜援差不多是唯一選擇。被迫失業,不只是尊嚴的問題,更嚴重的是,一旦跌入綜援網便不容易走出來。習慣了不工作之後,找不回投入社會的動力,是正常的事。再者,離開職場越久,越與社會脫節,就算找工作也越覺困難了。

在市場上,再找不到時薪二十元的工作。換言之,連原本二十元的議價能力失掉。迫得緊了,另一選擇,是當黑市勞工。立法最低工資,以官僚手法干預市價,扭曲市場,容易催生黑工市場。在黑市,有可能找到二十元的工作,但由原本有一份合法的工作,變為一份無法律保障的黑工,其中的壞處是多不勝數了。一是失業、一是黑工,又怎樣說得上是幫忙?
值得留意的是,一眾支持立法的人士,很少提及最根本的問題:為甚麼某些工作的市價這樣低?換個角度,為甚麼有這麼多人爭着做低技術的工作,壓低了工資?起碼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老掉牙的話,香港經濟轉型,不少工種萎縮,甚至消失。轉行不成的,惟有投向低技術行業。第二、自從每日開放一百五十個內地來港名額後,來港定居的內地人士,每年達五萬幾人。法例規定,新來港的人在起初七年不得領取綜援,因此他們當中不少會積極找低技術工作。
也難怪大家少提。這兩個問題,棘手無比,一時間也分不出誰更難搞。眼前無容易方便的對策,惟有用低收入綜援頂住。綜援是納稅人的負擔,是最後的下策,但總好過最低工資了。
立法訂立最低工資,某些人會受惠,但也會有人受害,尤其是最低技術、最邊緣的工人。把在職貧窮轉化成失業貧窮,是否就叫任務完成?見仁見智,但顯然無助於解決貧窮。下一次有人向你推銷最低工資,叫你簽名,記住先問一句:最低工資令某些人加人工,但因此失業的又怎麼辦?不是反而害苦了最低層的勞工嗎?
麥當奸叔叔爭取的,比其造型還要驚嚇。一旦落實,哭的應不只是一個小孩了。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