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化學病理系教授盧煜明,認為費里和梅洛得諾貝爾獎是「實至名歸」。他指RNA干擾技術近年為醫學和科學界取得很多突破,有很多實際應用。
盧煜明指出,RNA干擾技術對科學界的最大貢獻,是方便科學家探查特定基因的功能,「以前想知道個別基因的功能好難,要用特別方法消除有關基因,好多時要好幾年至做到一個研究,𠵱家用RNA干擾技術,可以好快知道『關掉』某些基因對動物的影響」。
開發治癌減肥藥物
他表示,這技術對於開發藥物很有幫助,例如知道某些異常基因可致癌,就可以針對性開發藥物,得力於RNA干擾技術,研究項目可以開展得好快。
利用RNA干擾來阻斷致病基因活動的藥物,亦是醫學界近年最火熱研究範疇之一,有關抑止愛滋病和肝炎等多種病毒的感染和複製、以及抑制癌症、內分泌失調和心血管疾病等病症的致病基因,研究計劃都發展得如火如荼。最近就有研究指可在動物身上,令一條導致高膽固醇的基因失去作用。
RNA干擾技術的光明前景,各界都一直看好。美國《科學》雜誌就選它為2002年生物科技界最偉大的突破。《財富》雜誌2003年更看好它是未來一大金礦,至少有十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利用這技術開發新藥,「保守估計都能帶來幾十億美元商機」。一個例子是哈佛大學學者在昆蟲實驗中,發現RNA干擾技術阻斷300個特定基因活動後有減肥效果,而人類身上亦有對應的基因,用來開發減肥藥,商機無限。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