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卡地亞 - 鄧達智

博物館卡地亞 - 鄧達智

卡地亞歷百多年的精選作品又一次來到亞太區展覽,上次在上海博物館,這次選址新加坡國家博物館,作為卡地亞多年老顧客,亞太區最重要銷售點之一的香港,雖然可輕輕說一句「甚麼場面沒見過,在乎一趟珠寶展覽?」難免幾抹灰塵卡在面子上。
在下是個珠寶陌生客,它太貴氣,與我生活狀態太難掛鈎。有人來請,試試玩玩設計幾件珠寶如何?笑笑回應還是請甲乙丙丁戊……比較合拍,在下較泥土。
年前到土耳其,在伊斯坦堡前皇室後宮博物館細賞珠寶珍藏,沒理是否原物還是後補偽裝,重要是閃光石頭大,鑲工及設計不缺可欣賞點子。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自十九世紀中葉開幕,一直保留漂亮的維多利亞殖民地風格。近年在背後加添新翼,關了好幾年的門,趁勢,以卡地亞珍藏系列作重開重頭戲。
一般來新加坡玩樂都以動物園、植物園,烏節路行街購物,牛車水買手信,加東東海岸吃叻沙,河邊ClarkQuay亁杯,乘纜車到聖淘沙島親子水上玩樂半天……事實新加坡近年在美術及藝術方面推動不已,展覽頻密,絕對是東南亞一大藝術之都;就是這所百年老博物館的外表便很「博物館」,氣宇不凡。讓它展出價值連城的卡地亞珍品理所當然。
展品數目以百計,其中不乏法國藝壇巨星JeanCocteau的三合一指環(1950年)與藝院之劍(1955年),還有卡地亞革老珠寶設計命推出影響後世極深遠的作品棕櫚樹胸針(1957年,以白金及過百粒鑽石襯托七顆共23.10卡拉紅寶石),紫及白石做成的菊花胸針(1937年),還有最叫近代珠寶設計家抄上癮的TuttiFrutti項鏈(1963年,以紅寶、綠寶、藍寶、鑽石……做成的極品)當然上世紀二十年代為印度Patiala土皇設計,用上數千粒鑽石及巨型紅寶、黃鑽……製成胸鏈最最貴重。展期至十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