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股市資金真的充裕?

財智語陸:股市資金真的充裕?

市場近日經常出現一些謬誤,對市場評估會造成差異。投資者必須留意的是,第四季無論港股或全球股市,將會變幻莫測,如果無法好好認清去向,認清當中的成因,那麼在第四季很容易便會捉錯方向,作出錯誤的投資決定。故此今日想和大家研究一下,如何去分析近日市場的一些異象,從而解構一下全球股市會否再度重蹈覆轍,在10月股災月發生大型調整市。
近日市場談論最多的是逗留在香港的資金極為充裕,故此一般相信,就算港股真的在10月份出現調整,幅度亦不會太大。本港市場資金充裕的確毋庸置疑,但問題是這些資金是否會繼續留港,又是否真的會投入股市,這才是問題所在。
過去曾提醒投資者,要評估在港的資金多與少,可留意拆息的動向,而且要留意一個月拆息的變化,而近日一個月的拆息便升至4.2厘的水平,這可能因工行招股在即,有部份投資者預先拆入一個月期的港元,因而令拆息抽高,但如果投資者同時留意港滙的變化,便應該保持一定戒心,因為美電已升至7.9091的水平,為今年的低位,亦代表市場對港元的需求有所減少。似乎本港的資金雖然仍然充裕,但亦有少許流走的情況。
但近日港股的成交卻持續回升,每日的成交都可維持在300億元以上,這似乎與上述的理論違背。這個想法好像沒錯,但如果投資者留意恒指的走勢,大家便可能會意識到,大成交並不一定代表資金流入股市,大成交有時亦可以是投資者套現的一個先兆。

港股上升動力疲弱

回顧一下過去7個交易日恒生指數,就會發現大市的成交雖然持續高企在300億元的水平,但同時卻無力突破17700點的關口,反而市場一有風吹草動,便可以即時失守17300點關口,由此可以見到港股的上升動力非常疲弱,而且有「派貨」迹象。
投資者或會質疑,雖然大市跌得容易,但同時收復失地亦並不困難,如大市上周二急跌近300點後,即時在周三及周四收復大部份失地,但上周二的高位卻無法突破。投資者又或者會指出,上周五大市反覆下挫後,最終仍能報升收市,但大家又有沒有留意到上周二的高位同樣無法突破?同時圖表卻出現一支陰燭,即代表恒指收市雖然報升,但卻低於開市價。如果市場的動力真的足夠,應不會出現此現象。
周五大市急挫後回升,原因有二:一、是當日為9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有基金為了粉飾櫥窗,故力托港股;二、整體外圍股市表現都不太壞,所以恒指亦不可能「別具一格」,自行大跌。隨着9月已成過去,加上美股周五已開始出現疲態,恒生指數到底還可以撐多久?情況似乎不太樂觀。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