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的諾貝爾獎昨天(周一)隨着宣布了醫學獎的得主而揭開序幕。美國兩名科學家費里(AndrewFire)和梅洛(CraigMello),憑着發現了核糖核酸干擾(RNAInterference)現象得獎。他們的發現令科學界更了解遺傳資料在生物中如何受控,令特定基因「沉默」,失去功能,從而找出治療癌症等疾病的新方法。費里說很高興得獎,梅洛則說獎項來得太早。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KarolinskaInstitute)昨天宣布費里和梅洛成為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後,兩人將可以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1,100萬港元)獎金。47歲的費里是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Stanford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的教授,45歲的梅洛是麻省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MedicalSchool)分子醫學教授。
發現RNA干擾現象
諾貝爾醫學獎評審委員會在宣布獎項時指出,兩位科學家於1998年發現的RNA干擾現象,在植物、動物和人類上都有出現,而這個現象是生物控制遺傳資料傳送的重要機制。
細胞核內的脫氧核糖核酸(DNA)要發出指令,才能產生出生物需要的蛋白質,而這些指令需透過信息核糖核酸(mRNA)傳送。費里和梅洛於1998年利用蠕蟲進行研究時發現,RNA干擾現象這個機制,可令信息核糖核酸降解(degrade),使DNA發出的指令無法傳送,以致蛋白質無法生產。
兩位科學家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當雙鏈信息核糖核酸(Double-StrandedRNA)在細胞中出現時,就會引發RNA干擾現象出現,雙鏈信息核糖核酸在過程中會被一種名為Dicer的蛋白質分解成許多小片段。這些小片段結合另一種叫RISC的蛋白質上後,就會引發RNA降解,使mRNA無法轉譯成為蛋白質,造成該特定基因「沉默」,失去功能。
可找治愛滋病方法
評審委員會發言人指出,這種現象對基因表達(geneexpression)的控制十分重要,應用範圍也相當多,一個方向是應用在研究特定基因功能等的基礎科研上,令科學家可知道如何「啓動」或「關閉」某些基因。
此外,RNA干擾對於病毒攻擊生物細胞機制上,也扮演重要角色,有不少科學家希望透過進一步研究和了解這個現象,找出治療愛滋病等由病毒引起或癌症等由基因突變引發的疾病。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一般只頒獎給經過數十年測試證實的科學發現,但費里和梅洛的研究發表後八年就已獲獎,可算神速。評審委員會主席漢松(GoranHansson)解釋:「我們表揚他們發現這個基礎原理,這個原理已獲得世界各地科學家的證實,由於已證實有效,我們認為現在是頒獎的適當時間。」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