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司辦顧問辯稱 當局不會亂來<br>學者指政府干預明顯增加

財司辦顧問辯稱 當局不會亂來
學者指政府干預明顯增加

【本報訊】特區政府是否放棄「積極不干預」政策,近日在社會引起多番爭辯,有人更擔心香港的自由經濟市場特色會逐步減退,但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署理經濟顧問陳李藹倫昨天在一論壇強調,當局會堅守自由經濟市場原則,並在不同情況下促進市場運作,指在政府、立法會及社會三方監管下,「政府唔可以(在市場上)亂咁來。」
公民黨昨天舉行有關積極不干預的論壇,邀請政府官員、學者及政黨代表出席。陳李藹倫昨在論壇中指,特區政府至今無偏離自由市場理念,強調當局會在不同階段及情況下,擔當不同的促進市場角色。她稱當局現愛用上「大市場、小政府」理念,「因為可以講到政府希望市場行先嘅理念,希望留番更多啲資源畀市場發揮力量。」

保持公正促進發展

陳太承認,難有指標說明政府應何時干預或不干預市場,但強調在政府「大市場、小政府」指引、加上立法會及各界輿論監察機制下,已能確保政府不可在市場上「亂咁來」,限制政府大量干預市場。
出席同一論壇的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講座教授張仁良則指,政府在市場上有兩大角色,除了要保持公正,也要促進市場發展。
張仁良直指政府近年對市場干預明顯增加,「個心雄咗」,否則不會提出數碼港及構建各種「中心」的計劃,但指政府若處理不善,難免予人官商勾結之感。
《Newsweek》(新聞周刊)一篇由GeorgeWehrfritz撰寫的文章,指特區政府近年多番干預市場,興建數碼港及與外國公司合營迪士尼樂園都是例子,更形容特區政府竟屈服於工會壓力,承諾設定最低工資,暗示政府干預市場愈來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