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身心行為學家李寶能表示,現今科技愈來愈先進,人們愈趨依賴電子產品,諸如BlackBerry,電子手帳、手機和電腦等,相關的上癮個案自然愈來愈多。
「但係愈做就愈停唔到」
李寶能指出,上癮有兩大成因:一、成癮的行為是習慣性的;二、病人本身有性格缺憾,依賴性高。他說,習慣人人都有,但如果本身欠缺理性思維,不夠獨立,習慣會愈演愈烈,當習慣危害健康,就會演變成「癮」。他說「上癮」的人都有「強迫症」傾向,「佢哋會不斷重複做某啲嘢,好似checkemail咁,一唔做就唔安樂,但係愈做就愈停唔到。」
上癮例子多不勝數,譬如有病人依賴手機,假若忘了帶手機出街,「就會成日煩躁不安」;也有病人對電子手帳上癮,「咩都要記低,但係啲資料又未必有用」。
他指現時學校盲目鼓勵科技,令成長中的兒童變得更依賴,令問題愈趨嚴重。李寶能指上癮涉及「自我控制能力」,是性格缺憾,必須透過學習與訓練去根治,藥物並非治療良方。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