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棄選,泛民主派邊緣化,曾蔭權連任之後,香港立法會的議政版圖將出現重大改組。
泛民主派依然執着於普選時間表和路線圖,是為挑戰中國政府的「顯性反對派」。但是在董朝一度稱為「保皇派」的自由黨和民建聯,已經隱隱出現議政策略重整布局。因為曾蔭權以「前朝港英餘孽」身份接受中方欽點上位,觸動了親中陣營的情緒神經,前「保皇派」又必須受中國政府訓令約束「全力協助特首施政」。外有選票的壓力,內有薰心的權慾,已不可能純粹「保皇」,而是對於北京的指令逐漸摸透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心法,對曾蔭權可以明保暗反,明捧暗制。趁中國面臨台海、美日、貧富懸殊、土地流失等空前危機,無暇顧及香港民生的雞毛蒜皮小事,昔日的保皇派,只要不明碰「普選時間表與藍圖」這條「祖宗家法」的禁忌,則隨時可以在經濟民生、柴米油鹽的經濟層面,在立法會向曾某敲詐,在行政會議內外給曾某「穿小鞋」,暗地與曾某作對,此為之「隱性反對派」。
事實上,「隱性反對派」的陣勢早已排開,力迫曾蔭權制訂最低工資的不是泛民的職工盟,力迫曾蔭權宣布「積極不干預政策不存在」、把曾某搞得狼狽失言的也不是泛民主派。晉見北京最高領袖開口要與曾某分權,成立聯合政府者,泛民主派更沒有如此的能量和渠道。換言之,除了所謂普選路線圖等宗法主流「隱性反對派」動也不敢動之外,其他民生的小道支流,「隱性反對派」隨時可以跟「顯性反對派」合流,向曾蔭權甚而整個公務員體系造成空前壓力,此為特區反對勢力之「陰陽化」,泛民、自由黨、民建聯、工聯會、職工盟,並為反對派的「陰陽五行」。
沒有普選,陰陽兩股勢力,其實都面對兩股壓力。即使體制外半途愛國的親中新興人士,如美國留學歸來的葉劉,將來加入特首選戰,亦必將受到隱顯兩道反對勢力共同排斥。二○一二年任憑誰做特首,此一結構性問題不會減少,只會增加,正如男人的前列腺增大症,只會隨着年紀老化而嚴重。
但立法會的陰陽反對勢力本身也有危機,就是當普選之路封頂,立法會政黨權慾窒息,「從政」已成為沒出息的營生。議員被打、議員辦事處遭到潑糞,泛民主派固然被打壓抹黑,但保皇黨的隱性反對派,因中方不准開放政黨政治,情緒也「谷爆」,「聯合執政」亦必受公務員隊伍的強力抵制,一樣前景暗淡。結局是立法會將會向「政治老人院」的趨勢轉化,嚴重缺乏新血。廣東話那句「好仔唔當差」的俗語,逐漸改寫變成「好仔好女唔從政」,寧願投身一博做藝人歌星。長遠而言,不論行政和立法都出現老化貧血症候群,過二十年就算中國容許「港人治港」,港人也無能治港、無力治港、無興趣治港。
政黨面孔之老化,不限於泛民,親中勢力嘲笑陳方安生六十多歲還想從政,但「隱性反對派」何嘗有年輕的活力?不論親中親英、親美親日,當初都以為「最終達致普選」,「最終」會很快,沒想到曹軍夜行,望梅止渴,二○一二也無望。立法會一眾精英盡皆前朝「港英」培育造就的議政遺臣。明年就是特區成立十周年了,香港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人才毫無「第二代」的迹象,難道在區議會的魚翅飯宴和卡拉OK酒局中去「發掘人才」?年輕化交的是一張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