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市場在上半年氣勢如虹,可是踏入第三季卻急煞車,其中又以能源類別受壓最重。在商品價格回落的陰霾下,能源股和礦業股上季首當其衝,連累相關基金也「見紅」。儘管業界人士認為,商品類股份的市盈率已降低不少,但有淡友警告,商品價格恐防未見底,短期內趁低吸納商品股,或須承擔較大風險。
【本報綜合報道】從基本因素層面出發,美國經濟放緩,可能削弱能源需求,以及當地近期油品庫存多過預期,都是市場用來質低油價的藉口。不過,先前不斷炒高商品價格的對沖基金「突然縮沙」,可能才是推低商品市場的元兇。
原油期貨好倉大降六成
根據紐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資料,截至9月26日止,對沖基金等大型投機者持有的原油期貨淨好倉,於第三季大減63%,期金淨好倉減少17%,而原糖期貨淨好倉也少了38%(見表)。
雖然紐約天然氣淨好倉全季激增132%,其實已較9月初高峯時下跌11%。
美國對沖基金Amaranth炒燶天然氣期貨而被迫斬倉,據聞累及原油期貨成為陪葬品。
紐約原油期貨勁跌15%
紐約原油11月期貨,上周五收報每桶62.91美元,全季累積下挫11.02美元(14.91%),以百分率計,是01年末季以來跌得最慘的一季。紐約天然氣11月期貨,過去三個月跌去7.93%,降至每英制熱量單位5.62美元。
油價於7月中創下78.40美元高峯後,迄今已回吐19.76%,有見及此,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部份成員國,「自發性」減產去托價。
金屬價格跌勢相對溫和,國際現貨金全季下跌17.55美元(2.85%),見每盎斯598.30美元。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銅更升了3.07%,至每公噸7545美元。
市場料油價下試45美元
Morningstar分析師特魯比說,過去五年,商品市場炒賣得最熾熱,因此,市況逆轉的影響非同小可。基金研究公司理柏日前表示,截至9月21日,天然資源基金損失10.74%,而黃金相關基金下跌9.01%。
天達環球能源基金經理吉尼斯表示,以能源股股價推算,市場相信,油價會下瀉至45美元,但該基金認為,油品供應依然趨於緊張,加上油組應不會對油價持續下滑坐視不理,現時可以考慮趁低買入能源股。
美林基金經理漢布羅指出,礦務股股價已「跌得很殘」,但金屬價格大致來說尚算穩定,這一點應該尚未反映在股價上。
然而,有基金經理潑冷水,指出商品價格或未見底,跌勢一旦再次加劇,相關股份難逃再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