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說過,我不是任何一支球隊的擁躉,也不是某位球星的忠實信徒;但我必須承認,我其實是個「雲格迷」。這位帶領着阿仙奴,走進第10個年頭(編者按:雲格已踏進第11個年頭)的法國人,他為足球所貢獻的一切,確實觸動了我的心弦。
兵工廠成績有目共睹
先看看他在過去10年為兵工廠取得的成績,包括3度英超聯賽錦標,4次足總盃冠軍;其中兩次更是雙喜臨門。在03/04球季,阿仙奴又曾歷史性地跨季不敗奪標,累積了不敗紀錄達49場。假如上屆在歐冠盃決賽不是功虧一簣,少踢一人,被巴塞隆拿反勝的話,他們在今屆踏足新球場時的氣勢,更是不同凡響。
時勢造英雄。全球化在90年代是大勢所趨,外籍領隊在英超取得成就,或許只是時間問題,但雲格的成功,卻顯然並非倖致。入主兵工廠之初,他沒有大幅改動原有的陣容結構,也沒有斥巨資收購超級球星,卻在訓練系統與營養吸收等基礎方面下手,把施文、溫特本、保廸及廸臣等老將的作戰能力進一步提升。曾經酗酒,慶幸浪子回頭的阿當斯就曾表示,雲格給他重新注入自信。10年的歷史證實,雲格確擅於發掘球員最好的潛能,安歷卡與亨利是另外兩個顯著的例子。
全情投入目光遠大
成王敗寇,球場定律非常殘酷,很多領隊為求勝利,早已放棄對風格的要求,能夠「贏得有風格」的球隊,更是鳳毛麟角。雲格迅速改變了阿仙奴過去的沉悶戰術,並取得優良成績,既得力於當年英超球隊的落後踢法,也難得在他由始至終的堅持。結果,憑着韋拉與比堤的中場主導,配合「四大長老」固若金湯的後防,加上伯金的創造,胡禮的入球,奠定了水銀瀉地的「阿仙奴風格」,一直承傳後繼,沿用至今。
99年賣走了安歷卡,從皇家馬德里賺來了2,300萬鎊,雲格卻沒有把這筆巨款用來增兵,而是建造了一座現代化的訓練基地,讓阿仙奴的操練有更佳設施。04年,經過不斷的商討與策劃,雲格推動的新球場建造工程終於展開,而落成於今季。這兩項影響深遠的龐大建設,足證雲格的遠見和對球會的全情投入。
10年間,雲格似乎已經把他的影響力滲透到阿仙奴的每一個角落。但回顧他涉及的每一個範疇,卻都建基於一套完整通融的哲學。他相信整體配合的地面組織風格,讓技術型的球員可以盡展所長;因此,他挑選球員的政策,取決於活力、能力與潛力,而非名氣;因此,他拒絕高價購入球員,也堅持一定的薪酬機制;也因此,球會在財政上不致被轉會負債拖累,而有餘力作更重要的基建,而球員之間,也不會因身價問題造成隔閡,而影響團結。結果,出色的風格帶來了好成績,也吸引了追隨的球迷,和滾滾而來的收益,循環地推動着球會的進步。
完整通融哲學的實踐
這樣的觀點與哲學雖然看似簡單,但要做出好成績,並能長期開花結果,確實殊不容易。雲格在短短10年間,除了為阿仙奴締造了黃金一代,立下的典範與成就的建設,影響難以估計。在瞬息萬變的球場上,雲格怎樣捉住靈感,穩住信念,並能有效地將想法一一變成現實,將必成為未來的研究焦點。
潘源良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