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基金撥款 中秋佳節送暖<br>工傷遺屬製月餅贈同路人

蘋果基金撥款 中秋佳節送暖
工傷遺屬製月餅贈同路人

中秋節應是一家慶團圓的日子,但卻有家庭遭逢不幸,未能與至親聚首一堂,分享這份幸福。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每年中秋節均舉辦送贈月餅活動,希望透過小小的月餅,為社會上貧困和身逢不幸人士送上關心。今年「蘋果愛心月餅2006」專戶撥款14,400元予工業傷亡權益會,舉辦「愛心月餅獻關懷」活動,由義工親製800個月餅,贈予工業意外死者遺屬及工傷工友,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溫情,記者早前走訪了愛心義工的製餅過程。

中秋節前一星期,位於藍田的工業傷亡權益會會址聚集了幾十名義工,她們鬧哄哄在造月餅,各人各司其職,合力製造愛心月餅。有人量度蓮蓉重量,有人搓蓮蓉,有人在蓮蓉加入蛋黃,有人搓麵粉製造月餅皮,又有人用月餅皮包裹蛋黃蓮蓉餡後再壓模。眾人齊心合力,很快便將一個個造好的月餅放入焗爐,不消一小時,香噴噴的月餅製成,經一晚風亁便可入袋,送到各受惠家庭。
工業傷亡權益會幹事梁金愛稱,是次活動由30多位工業意外死者遺屬及工傷工友擔任義工,經數日時間製作月餅,再將這些自家製月餅,分贈其他工業意外死者遺屬、工傷病患者及矽肺病者,讓他們在人月兩圓的日子,感受社會人士的關懷。
梁金愛指出,來自不幸家庭的義工,以過來人身份,透過義務工作幫助其他不幸人士,既帶來成就感,也可紓緩情緒。

製餅過程百感交集

正在默默搓蓮蓉的黃太,其任職沙井工人的丈夫於8月在沙田沙井意外中去世,遺下她及三名子女,面對首個沒有丈夫陪伴的中秋節,黃太心裏百感交集。「其實我仲好心痛,好難過,中秋嗰陣一定冇以前咁開心,但係都冇辦法。不過今日嚟到呢度整月餅,都幾好玩,大家有傾有講,好融洽;而且𠵱家我有機會整番月餅畀其他人食,覺得好開心。」
丈夫於本年2月大埔一宗沙井意外去世的楊太,對未能與丈夫共度佳節,甚覺遺憾。「以前中秋,我哋一家大細出去公園行吓玩吓燈籠,今年應該唔會嘞。今日嚟呢度好有意義,希望可以做多啲月餅,畀多啲人分享。」楊太衷心地說。

多人受惠更加起勁

數年前任職保安員時腳部受傷的珍姐,雖然行動不便,但仍堅持親身前來造月餅。健談的珍姐說:「識整成個月餅,你話幾開心幾enjoy(享受),呢啲係用錢都買唔到。」珍姐的子女已長大成人,以往她曾有自製月餅供家人享用,現在有更多人品嚐到自己的手藝,她更感欣慰,愈做愈起勁。
珍姐表示:「好多謝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支持今次活動,希望有多啲讀者支持同捐款畀基金嘅月餅專戶,咁就有更多人受惠。」

義工落力製作月餅,將愛心關懷融入每個餅中。

月餅完成烤焗後,再風亁一晚才包裝入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