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中國的政治權鬥或已不是毛澤東年代的鬥垮鬥倒,但九月廿四日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倒台的事件,仍令人泛起不快回憶。官方網頁在一夜間刪除陳良宇的照片、演辭和訪問,連帶他莊嚴宣布把上海建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金融中心」的說話,也一併消失無蹤。
當局調查陳良宇的消息,坊間早已流傳多時。今年八月,他的前秘書秦裕因牽涉入三十二億元的社保基金案被捕,顯示當局已收緊繩套。陳良宇亦涉及該案,但當局未透露具體詳情。當局又指,陳良宇「為不法企業主謀取利益」,包庇違法下屬,為親屬謀取不正當利益。官方新華社指出,陳的行為「造成了惡劣的政治影響」。當局正一併調查多位上海幹部及商人。
陳良宇是繼九五年前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後被捕的最高層領導人。中共高層的權力鬥爭,顯然是引發兩宗事件的主因。陳良宇曾於九二年在伯明翰大學修讀短期課程;二○○二年,胡錦濤出任黨總書記,陳同時晉身政治局委員。換言之,他是江澤民擢升的,但靠山已不在其位。
不過,陳希同在位時勢力頗大,被視為足以威脅江澤民,陳良宇則遠不致於動搖胡錦濤的領導。懲處陳良宇,看來是因為省級和地方幹部對中央的宏觀調控指令漫不經心所致。很多地方領導可從當地銀行取得資金,肆意投資於奢華的基建工程,參與房地產炒賣。中央恐防出現房地產泡沫,危害社會穩定,遂採取行動,展現強勢。
陳良宇倒台的時機也值得玩味。中共剛剛宣布將於十月八日至十一日召開六中全會,其中一個主題是建設「和諧社會」,即如何防制全國各地因貪污和收地所引發的示威,預計會上將撤銷陳良宇的政治局委員職務(現時他被「停止」職務)。胡錦濤將矛頭指向陳良宇,意在「殺雞儆猴」。
明年底,中共將舉行每五年一次的黨代表大會,大量地方幹部任期屆滿,預料將換上胡系人馬。上海市委書記目前由市長韓正暫代,將來相信由胡的親信出任。
在中央層面,目前並沒有集體反抗的動靜。現時中共領導人,不少是江澤民在八十年代任上海市委書記時晉身高官,中國觀察家名之為「上海幫」。但江澤民於兩年前卸任中央軍委主席,影響力便逐漸消褪,不再發言干政。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向來被視為江派,至今未表現出抗拒胡錦濤的意思。九名政治局常委當中另一位隸屬江派的黃菊身患癌症,已幾個月沒露面。
地方不聽上頭訓示主要是中共內部的問題。黨中央頒令,領導首要任務是維持社會穩定,地方幹部自然大力保持經濟高增長,即使因此破壞環境或滾存巨額呆壞賬亦在所不惜。經濟過熱,領導人呼籲「合理」增長,地方幹部研判不聽這道指令風險較小,因為若經濟放緩導致失業率上升,激化社會矛盾,後果可能更嚴重。
胡錦濤雖然以快準狠的手段處理陳良宇,但處理經濟問題,他和總理溫家寶卻似乎欠缺類似的決心。前任總理朱鎔基甘冒政治風險,推動中國於○一年加入世貿;相比之下,溫家寶面對日漸升溫的經濟民族主義,卻似乎節節退讓。本月初,新華社公布新規定,收緊外國媒體在中國發布新聞的自由。目前中國的銀行和證券行,絕大部份訂閱路透社和彭博的財經新聞及資訊。外國媒體認為,這項新規定是新華社封殺外國同業的手段,提出強烈批評,但溫家寶並未明確回應。
這次上海高層垮台事件至少使當局醒覺,社保基金管理混亂,必須以新思維處理。目前中國的社保基金,除卻部份由中央管理的備用基金以外,掌管在地方官員手中,通常不是胡亂投資,便是中飽私囊。地方幹部將社保基金違法投資於地產項目,更促使地方政府刻意推高樓市。
官辦的英文《上海日報》最近引述一位官員指,政府計劃將養老金管理權收歸中央,委託獨立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可謂遲來的改革。
TheEconomistNewspaperLimited,London,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