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互聯網日漸普及,網上生活便成為了不少現代人的人生的一部份,但這部份並非在有血有肉的世界出現,而是在虛擬網絡中發生。別以為在虛擬世界裏,現實世界的法則就不適用,任何「虛擬」的行動,也要負上「現實」的責任;在網上作出的片言隻語,並不是說了就算數,人始終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但似乎,對香港人來講,對這種「虛擬」的責任還很陌生。
被控和入罪機會存在
近日,有人在網上揚言用「快閃」方式來侵犯婦女,被起訴時聲稱此只是開玩笑;又有人說要用炸彈襲擊某主題公園,結果被警方追查到行蹤,留言者又說只是開玩笑;月前,有唱片騎師在網上推出「最想非禮女藝人」選舉,被各方圍攻下,唱片騎師也是以開玩笑回應。看來,香港人突然間十分有幽默感,經常在跟人開玩笑,尤其是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裏。
的確,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用匿名方式在網上留言,說了便算數,就不需太認真。事實上從法律來看,被控告的機會和入罪的風險皆存在;若網上留言冒犯了別人,「開玩笑」並非可脫罪的借口;但話分兩頭,假若留言者死口不認曾經留言,或者諉過盜用電腦的黑客的話,單靠互聯網商提供的IP數據和用戶資料,要成功證明對方必定就是做案者,這個對控方來講絕非簡易辦到的事。
記得早前便有一個案,控方為了證明一位用漫畫人物作匿名的侵權者犯案,海關甚至要用到在疑犯家中搜到的漫畫公仔的實物作證據,來確定疑犯「虛擬」的身份,用到如此「絕」的招數,顯示執法者已經技窮,在舉證方面實在遇上不少困難。
開玩笑也要有底線
可能,在這個世代裏,談責任這類沉重的課題,已經叫人納悶,在虛擬虛無的世界裏談責任,更可能被理解為反動。不過,所謂的InternetLiteracy,除了包括那些電腦上網等的硬知識外,禮貌、尊重別人、尊重事實等責任和文化素質,亦同樣是成為互聯網社群的重要因素。可能,不少香港人在現實世界受壓太多了,才會在稍見鬆綁的虛擬世界裏放肆──開玩笑也要有底線,這個實在需要大家反醒。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