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稿」,廣告行術語,意謂一些廣告人不為工作需要,而為「自己尋開心」而創作的廣告稿。借用意涵,不難聯想到出處來自男士性方面憑一己之力「自製happy」的俗語。不同一般正常由客戶做主動的商業行為,飛機稿是廣告人做主動「一手包辦」的,即是連製作費都貼埋,客戶是不會付錢給你「飛機」的(當然)。兼且,飛機稿的存在,很多時是廣告人為「打獎」而打的「飛機……稿」。
打獎者,跨國大廣告公司,除了要求業績,還要求各地分舵要在不同廣告武林大會中打贏群雄奪獎為之打獎,既要錢又要面,十分之需索無度「我要我要我要!」有企業,就有穿不穿Prada的都是吸血惡魔。
但現今廣告生活枯燥乏味,對手客戶又太懨悶保守,一切落得例行公事,難有刺激新鮮感(都是家家難唸的經啦),試問沒有新花式,怎拿獎?廣告人惟有自己另找方法尋歡作樂,過過癮、搞搞事。
近日,一條飛機稿廣告片被放上YouTube,題為「香港禁播的廣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tVLFx3XC70,非常熱爆,大家以為那是被電檢攔路的真作品,錯矣。起碼這版本一定是飛機貨,行內人一眼就知,你留意那配樂歌曲,UnchainedMelody喎,版權費貴到搶劫一樣,客戶怎會容許?但飛機稿的好處,就是任你玩日常玩不到的,「滴蠟」、手銬程度的都有,這小小頑皮之作,算很乖。但「自製happy」放上YouTube展覽嘛……廣告人,難怪你們其中一個特徵是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