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最愛在公園提着燈籠賞月,不過上年和隔籬屋B女「撞燈籠」後,我決定今年要擁有一個特別的燈籠,怎樣才能做到獨一無二?自製燈籠絕對萬無一失,讓我動動腦筋,發揮創意,炮製一隻蝴蝶或小鳥燈籠,讓它在月下飛舞。
文:蘋果仔
攝影:閃星星
鳴謝:QQ優兒學會、
Colourfulkids(22346616)
廢物利用考創意
不用竹條也可製作可以發光發亮的燈籠,今次我們便使用了廢棄的瓦通紙作底座,只要將之雕穿,再加點裝飾物,即可變成可愛的蝴蝶或小鳥燈籠,簡單又具啓發性。
材料:瓦通紙底座、玻璃紙、顏色紙、珠片、連小燈膽的電筒、水彩、白膠漿等
怎樣做?
Step1 底座上色
將底座用水彩髹上顏色。亁後,以玻璃紙密封雕通了的位置。
Step2 裝飾翅膀
在翅膀的一面上色。亁後,在另一面貼玻璃紙。然後,貼上色紙、珠片等點綴。
Step3 設計頭部
用數個圓形的顏色紙,砌出蝴蝶或小鳥的頭部。隨後用白膠漿貼在底座的上端。
Step4 貼翼
將加了裝飾的翅膀貼在底座的兩旁。
Step5 固定電筒
最後用白膠漿把連着電筒的瓦通紙貼在底座上,即大功告成。
哪樣最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