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易受父母影響成共犯

子女易受父母影響成共犯

城市大學犯罪學課程主任黃成榮博士認為,回流移民一家三口同犯案,有理由相信父母的人生價值觀已出問題,以致女兒亦受影響,加上在港事業發展失利,覺得不公平,便會產生報復心理,遇到犯罪集團引誘,便做出不當行為。
犯罪學家黎定基則指出:「賊家庭一家三口出動偷嘢,通常會分工行事,有啲會做掩護,有啲就落手偷。衣着光鮮都係掩飾罪行嘅一種方法,佢哋會覺得店員對爛身爛世嘅客特別注意,所以着得好啲,就冇咁被懷疑。」
黎又稱,在賊家庭長大的子女,容易受父母影響,成為偷竊罪犯,「仔女受到家庭嘅價值觀影響,認為呢啲行為又唔係傷天害理,冇咗道德標準嘅壓力,會合理化去解釋自己犯罪嘅行為。」若父母自幼向子女灌輸偷竊是平常事,子女就會信以為真。

偷竊集團付三成酬勞

要為賊家庭的成員改過自新,黎定基說一般會用心理治療,首先深入了解他們偷竊的原因,是病態還是其他問題,更要所有成員戒偷的信念一致,如某一成員心癢重施故技,可能影響其他成員一起再犯,治療成效便大打折扣。
據知情人士稱,現時偷竊案件多涉集團式犯罪活動,主腦會僱用大批竊賊代勞,從超市、藥房、時裝店偷來的貨品,會按性質於本港和內地銷贓,一些藥丸、維他命丸、安全套、洗頭水和牙膏等會拿往集團經營的小藥房脫手,集團主腦會給予偷竊者約三成酬勞,例如偷到一千元貨品,他們就可獲三百元報酬。至於一些名牌時裝或奶粉等貴價物品,就會拿往內地當水貨銷售,因為利錢較高。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