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日前以「良政勵治」,痛斥特首曾蔭權倡議的「強政勵治」只是獨攬大權後,曾蔭權昨日公開還擊,強調領袖要講「務實領導」,批評那些只懂講意識形態、沉溺於自己道德及政治信仰的人,思想只會愈來愈封閉僵化,最終被時代淘汰。他又借機與商界劃清界線,指商界領袖不適宜做特首。有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批評,曾蔭權本人拒聽民意,自己也做不到「務實領導」,倡議的施政手法難以服眾。 記者:許偉賢
曾蔭權昨應邀到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就「務實領導」向現場近千名學生發表演說,當中談及管治問題,明顯有諷刺及反擊陳太之意。他先指出,普羅大眾喜歡崇拜政治領袖,歌頌英雄人物,近年就連商界CEO也成了崇拜之列,但聲稱「對我而言,領導工作從來不是個人表演」。
指特首應踏實的工作
曾蔭權又指特首只是一份頗為平淡及應該踏實的工作,「若以追求個人英雄成功感作目標,將個人虛榮放在工作成效之前,最終可能會一事無成」,暗諷經常成為傳媒焦點的陳太。
對於陳太高舉開放民主的旗幟,曾蔭權回應指有些政治領袖,「過份沉溺於自己的道德及政治信仰,則容易變成僵化、思想封閉而被時代所淘汰」,又稱「意識形態」對從政者、政府及人民確有引人入勝之處,「有人迷信它是『有病醫病,無病強身』的靈符,以為只要跟着教條做,社會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並且萬試萬靈。亦有人以為只要高舉意識形態的旗幟,群眾自然跟隨,一呼百應。他們看不到的是當意識形態取代理性務實分析,就會成為政治領導的最大的敵人。」
姓強姓良須公眾支持
有學生問及陳方安生批評其強政勵治並非良好管治要素時,曾蔭權強調,自己所說的強政勵治,背後須有共識、分析、理據及民情支持,並指任何政策能夠達到公眾支持、社會共識、立法可取,「我唔理佢係強定良,姓強姓良都一樣要接受。」
借機表態反商界干政
最近中央大力整肅內地官場官商勾結,曾蔭權也借機表態反對商界干政,他指商界治港有很多弊病,因商界領袖重視結果多於過程,但從政者卻視過程與結果同樣重要,強調若忽視「過程」等元素,社會無法就社會決策形成共識,很多政策因而無法推行。
對於曾指任何政策均應得到公眾支持、社會共識,民主黨主席李永達反嘲曾蔭權面對七成民意支持普選,卻不聽主流民意,根本談不上是務實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