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到上海,和幾位朋友坐在新天地的戶外餐廳吃午飯。席中有一名德國人,突然兩名年青上海女子走近,然後用那上海腔甚重的英語,跟我的外國朋友說,她們正在一所商業學校上課學習英語,因此老師叫他們要多跟外國人溝通,所以很希望跟他練習一下英語。她們多次強調是老師叫她們這樣做,彷彿像有點不情願,但又無可奈何。說着就毫不猶豫地坐在這個外國朋友旁邊,但由於只有一個座位,所以另一名就站在旁邊,彎腰靠近他。
她們在整個走過來的過程裏,並沒有望向同枱其他中國人一眼,彷彿我們並不存在,而是那位外國人孤獨地坐在餐廳內,等候這群上海寶貝來搭訕。我不停檢討自己,是否太像尋歡客,是在等女生來泡。我明白找個老外是上海最潮的事,可是卻不應該騷擾「平民百姓」。要找,去後海酒吧找,去三里屯找,去使館區找,這樣才能姣婆遇着脂粉客。
這枱有男有女的中年,一看就知在聊工作,這兩個上海女子,學英語之前,該先學西方禮儀,如此如狼似虎的撲向外國朋友,果然貫徹了姜戎所寫《狼圖騰》中中國人的狼色。遺憾是她們撲錯目標,朋友雖是老外德國人,英語卻不大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