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嚐即止 - 陶傑

淺嚐即止 - 陶傑

減肥最有效的辦法,除了一點點運動,就是每頓不要吃得全飽。什麼時候才算適可而止呢?專家說:當你嚐過很可口的食品,覺得意猶未足,心癢難熬想「添食」的時候,就在這裏止步。
最想添吃的時候,就要止步,比起飢餓,是人生更大的痛苦。羅密歐與茱麗葉為什麼殉情?那個時機也正是初嚐熱戀,剛剛要添吃深化的時刻。小孩子吵鬧最令人厭惡的時刻,不是不給他買雪糕,而是剛讓他嚐了哈根達斯比利時朱古力的名牌才吃了一口,就把雪糕收回來之後,他會天長地久放聲大哭,比起當初一口雪糕也沒有進過口時更加王八蛋十倍。
淺嚐即止,是人生處世的第一藝術。好東西不要飽吃,好畫必須留白,讚美不要濫誇,拐一個彎讓對方感到你是由衷的欣賞,批評也不可叫對方下不來台。得勢不饒人何如淺嚐即止,因此專家告訴天下減肥人士:當你最想添菜時,就在這裏停止吧。
春蠶到死絲方盡,何如雪擁藍關馬不前。蠟炬成灰淚始亁,何如斷無消息石榴紅。愛情留一點緩衝,不要張力到極點,最高潮的時候收手,叫人餘音嫋嫋殘淚依依。
只是人要到中年方始悟出此一道理。年輕人不必保留,因為體內旺盛的新陳代謝,卡路里不斷燃燒,非要到四十歲以後,當脂肪、財富、內涵成比例三位一體地累積。
坐在餐桌前,美酒佳餚,忽然憬悟:已吃得七分飽了,在這裏停箸投杯,釋然止步。
這就叫做人生的OnDiet,不再放縱,學會收斂,不再昇華,只求沉澱。人生得意不必盡歡,留下半瓶沒喝完的酒,襯托今夜的月光,不是更好嗎?
正如當初分手,惡話沒有說絕,因為愛得深時,畢竟也有一點點保留。有一點點空間是好的,不論是心胸還是腹腸。人活到九十歲,即使家財億萬,飯桌上只有一碗粥,一盤青菜,一碗水蛋蒸肉茸──那麼有錢又有什麼用?許多人會問。與其淡泊而長壽,不如燦爛早夭,因為有這兩樣選擇,這是一切爭議的根源,因為各有信眾,人生才會如此多姿多采。
追求纖體,每頓飯幸勿全飽,活得像一幅輕逸的水彩,像一個白晝泰永的長長的夏日,雖然放縱起來,像一幅富艷的油畫,把生命活得像一個絢麗的黃昏。濃粧淡抹,春華秋實,只是每到暮晚時才懂得留有餘地的含蓄,雖然到那一天,你很健康,卻很孤獨,朋友一個個先你離去,最大的遺憾,反倒是五歲那一年,你大哭,只想多吃一口哈根達斯雪糕,但媽媽怎麼也不准,多麼叫人飲恨?只不過嘴饞地,當天,你只想多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