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天窗說亮話
56歲的甘國亮是資深製作人、創作人和演員,自71年無綫第一期藝員訓練班畢業後,當過演員、編導和監製,經典作品包括《執到寶》和《山水有相逢》等,87年首次執導電影《神奇兩女俠》,其後先後擔任衛視中文台總經理、商台營運總監和新城行政總裁,至月前加盟港台擔任節目主持,以及投資「亮劍映畫」,準備與杜琪峯和王家衞合作開戲。 第二話:汪明荃
於70年,我參加無綫第一期藝員訓練班時,汪明荃只獲《歡樂今宵》(EYT)器重,我見她做完《EYT》後,主動走入廠看人家拍劇,明眼人也看得出她渴望得到另一些演出機會。
汪明荃最初入無綫,並不是立即有機會做花旦,因為當年早有李司棋、殷巧兒、苗金鳳、歐嘉慧和黃淑儀這班阿姐,有這麼多人競爭,汪明荃變成真正阿姐,也是在這班人離開後。75年鍾景輝跳槽麗的(亞視前身),帶了李司棋等一大班人離開,歐嘉慧則移民美國,黃淑儀早於73年跟隨當年丈夫劉芳剛跳槽麗的,就在這情況下,汪明荃猶如坐直升機,加上得到周梁淑怡器重,77年由她主演的《家變》,頓成為其戲寶。
我跟汪明荃首次合作,是74年的《永恒的春天》。一直以來,阿姐不太願意拍接吻戲,她十分有性格,認為沒需要的話便拒絕,我有幸成為她拍接吻戲的第一個男人。
罵人不留情面
70年代的社會,仍然是大男人風氣,沒哪個女演員敢言,阿姐是第一個看不過眼便出聲的人,不對稿、沒紀律,只是稍不對勁,她便會出聲,就因為她不留情面地鬧,所以很多男主角也不喜歡跟她合作,甚至攝影師、編導或其他男演員也如是,她大大聲指摘哪個人做得不好、哪些不對,令不少男人對她憎恨,認為:「我是男人,你是女人,幾時輪到你喝我?」我認為,這是歧視她性別多過認為她做作,當年她是第一個被人稱呼做汪監製,稱呼監製不是畀面你,而是揶揄你,覺得你甚麼也要管,但我倒覺得她有性格。
說到有性格,有晚阿姐與鄭裕玲、何守信做《EYT》,鄭裕玲接到指示要問阿姐感情問題,她(阿姐)不高興便當眾拂袖離去,當時正在現場直播,如此有性格,相信今時今日無人能及。
80年代,不流行走埠登台,藝人不會有那麼多賺錢機會,就算是阿姐,收入也很微薄。她是個只會默默工作的人,除了工作,她似乎沒做過甚麼,在這樣狹窄環境中,很容易覺得寂寞,她跟那個人(指何守信)發生感情,也是因為在這環境中,沒機會遇上其他人,一個人每日返工放工,來來去去見的也是同一班人,當一個人覺得寂寞,可能會揀了一個不論適合自己與否的人。
做事一心一意
我認識汪明荃時,她已經獨來獨往,從沒見她介紹當年的丈夫給我們認識。只記得那次到她家中,她拿相簿給我們看,盛讚丈夫十分有型,但我們卻從沒看過他們一起出現,所以後來她婚姻出了問題,我一點也不覺得出奇。阿姐做任何事都一心一意,不會一腳踏兩船;相反,要對一個人決絕時,就完全沒情講,當她覺得一段感情出了問題,她離開時會斬釘截鐵,讓自己沒轉頭機會。
當年某人(指何守信)做了些傷害她的事,我不覺得她有任何創傷,當她覺得不值得留戀便離開,我從來沒聽過她說過對方一句壞話,告別就是告別,所以經歷了這麼多年,她能夠找到一個跟她一起這麼久的人(指現在跟羅家英拍拖),我也戥她開心高興,感覺到她是快樂的。
學粵劇受盡寃屈
從前的阿姐,認為山長水遠旅行,是件十分勞碌的事,但現在她跟羅家英卻經常周遊列國,某程度上,阿姐是個孤獨的人,是羅家英把她改變成另一個人。
其實阿姐學粵劇受了很多氣,偶爾她提出意見,人家就會說:「你老幾?」幸好有羅家英這個伴侶,給她化解不少壓力。作為阿姐朋友,我希望羅家英可以長命百歲,寧願將來他看着阿姐離開,總好過要阿姐看着自己愛的人離開,若羅家英先行一步,阿姐豈不是要重新適應孤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