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非政治化方向正確 - 陶傑

港台非政治化方向正確 - 陶傑

由曾蔭權委任、美籍前電視新聞主管黃應士領導之「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中國式機構職稱一向像潘金蓮的纏腳布,長臭兼備。黃應士是美國人,不知何時向曾某反映,精簡機構名稱,與美國的CIA、FBI或CEO等睇齊),公布港台獨立建議,指出成立獨立董事局,脫離政府運作,不受干預。
「廣檢委」的報告,總算中肯持平,回應了公眾期待,唯「董事局」如何組成,必須堅持「非政治化」的原則。
港台之引起爭議,皆因近年太過「政治化」而起,要平息爭議,則反其道而行,必須對症下藥,厲行「非政治化」方針。首先是嚴禁一切政黨與任何政治機構組織之人士混入董事局,以免香港電台的董事局淪為繼「副局長與局長助理」之外的「政治分豬肉祭壇」,令任何政黨黨徒,在分不到一個「局長助理」之餘,撈一個「港台董事」當安慰獎,把港台董事局變質為一株「政治許願樹」。
港台「董事局」非政治化,對曾蔭權也有好處,省得許多政黨黨徒拉衫尾要這要那,像一群乞丐一樣,嘮嘮叨叨,乞食不遂,指着曾大府的獅口銅環的大門罵街。曾蔭權只能搶先一拍桌子,怒喝一聲:「一個都冇×得畀」,打破政治乞食者的幻想,則自會作鳥獸散,轉向鄰家伸手。
香港市民對於政黨黨徒的面孔和聲音,也早已產生極大的厭惡。連中國副主席曾慶紅也下令特區的各政黨要「加強素質」,既是如此,讓「素質」低劣、思維混亂的各大政黨黨徒進據港台,日夜口水騷,疲勞轟炸市民,精神污染禍延下代。黃應士報告書提出港台「非政治化」,還香港市民一片品味的心靈家園,令人拍掌稱快。

唯一須補充者,為公正計,是「董事局」內,連「新聞傳媒代表」也應該一起擯棄出局。因為特區的新聞傳媒多已淪為各政治勢力之喉舌,或為曾蔭權之政治化妝鏡,或為陳太之形象平台,或為維園阿伯之喧譁基地,或為親西方之高等華人偽知識分子之輿論炮台。況且華文新聞傳媒,一向權力過大,狗仔偷窺淫賤無度,公信力成疑。華文新聞傳媒打進港台董事局,其「代表」的隨時是幕後老闆的生意利益,將來必定喧譁紛擾,令曾某頭痛不休。例如,《公教報》也是新聞傳媒,代表全港三十五萬天主教徒,許多港台聽眾,留學英美,品味高尚,也是天主教徒,《公教報》要不要也有一位董事局代表?
董事局人員必須是音樂家、影評人、科技人員、退休法官、建築師、大學文史哲藝學者(因許多政治學社會系學者,都有政治背景)。申請絕無政黨或政治組織會籍,另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港台有英文台,董事局內必須有香港蘭桂坊、南丫島等少數民族,如印巴裔、英美歐裔、日韓僑民代表,以確保香港「國際城市」名實相副,避免港台成為「三藩市唐人街電台」之類,只集中報道雜貨店最新由中國運抵之大閘蟹價格,不報道加州州長阿諾舒華辛力加的民生政策。在這方面,黃應士宜繼續以其國際視野,對港台進一步指引,勿完成報告,拍拍籮柚,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