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內訌新反對派崛起 - 陶傑

泛民內訌新反對派崛起 - 陶傑

陳太宣布棄選,曾特首笑逐顏開,競選連任,搬開了一塊大石。
「精神共主」無從確立,民主黨之「高達」弱勢下台,何人繼任,又引起一場「少壯派」內訌。至於公民黨,則推舉一名男大狀參「選」,對於煲呔,完全是聊加點綴,不但毫無殺傷力,而且只為曾蔭權增加「選舉」公信力,避免「一人獨大,自動當選」的鬧劇重演。公民黨如此向「煲呔」送抬轎大禮,令曾某上可向北京交代,外可正國際視聽,立此抬轎奇功,中國政府和曾特首將來一定會適當回報。
前線呈師疲之象,只剩下長毛獨力成為泛民主派的「翼王」,泛民缺乏魅力型人物,自亂陣腳,原因多樣。最主要者,仍是本欄多年來強調:山頭眾多,工程重叠、「大佬」紛雜、系出多門,出現「珠江三角洲症候群」。
所謂「珠三角症候群」者,即是珠三角的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個個都要爭做龍頭,不是競相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就是要建成「中國蒙地卡羅」,連「國際機場」也多達五個,豪宅商場地盤,圈地爭雄,更是「多過米舖」。一條港珠澳大橋,本欄一早就批定「難產」,無論甚麼雙Y、單Y,港珠澳都各有「龍頭情緒」,誰也不服誰,造成「一橋三檢」、化簡為繁的鬧劇。
泛民主派之「珠三角化」,完全是出於中國式社群部落的爭雄哄搶遺傳基因。一個「泛」字,就是「散漫、分裂、割據、內鬥」的總稱,不必曾蔭權如何「挑撥」。泛民主派內有貴族的會所、中產的餐廳、草根的大牌檔,還有義軍的山寨。

中國人的階級意識很強,士大夫不齒與販夫同流,草莽又不喜書生之潔癖。連台灣倒扁紅軍首領施明德也敢單挑娘娘腔馬英九:「表現像個男人可以嗎?」在水滸梁山之中,阮氏兄弟說:「這腔熱血,只賣予識貨的」,意思就是,連水滸山寨之忠義「團結」,畢竟也有些不太看得起「無產階級」的精神貴族。第三世界的革命,一定要由肯全心全意紆尊降貴的知識分子,與農民草根兄弟一起大杯酒大塊肉,方可以凝聚患難於一時。到取得政權之後,再分裂互噬,由農民激進領袖來清剿知識分子投降派,則屬後話。
香港的「民主運動」陷於低潮,缺乏了魅力型領袖,民間的訴求也易歸沉寂。正如男女關係,即有潘金蓮之情慾澎湃,缺了一個翻雲覆雨的西門慶,還是成就不了一台好戲。
今日的「泛民主派」,「領袖」人才皆武大郎的材料,請問如何能爭取「戀愛自由」?曾蔭權未來五年,真正的勁敵,不是泛民,而是自由黨與民建聯的「陰陽反對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