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藥即發病 病人自費負擔沉重<br>治類風濕新藥萬元一劑

停藥即發病 病人自費負擔沉重
治類風濕新藥萬元一劑

【本報訊】全港估計有近3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香港復康會的調查顯示,36%患者因而喪失工作能力,他們平均在發病後的六年內不能工作、及提早22年退休。近年推出的生物製劑新藥有助患者及早康復,重拾工作能力,但病人自費購買要萬元一劑,期望醫管局提供資助。

個多月需注射一次

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及香港風濕病基金會訪問了402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了解他們的發病情況,及對工作的影響。調查發現,36%受訪者因這個病症而喪失工作能力。受訪者中有24.6%為受僱人士,當中有65.7%為專業人士,所有患者的平均年薪為15萬元。
患者發病後,平均在5.7年內喪失工作能力。若以65歲為退休年齡,他們平均在40至43歲就要退休,比健全人士平均提早22年退休。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風濕科專科醫生李家榮表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傳統藥物,最快要在使用後三個月才見效。
不過,近年開始被外國廣泛採用的「生物製劑」新藥,用後數天至兩個月內就能見效,並可令患者能盡快重拾工作能力。「病發時好似個機械人咁,手腳都痛到郁唔到。」患者陳杏芳說,接受了新藥治療後,感覺「失而復得」,恢復活動能力。
但李家榮指出,醫管局現仍視這新藥為自費藥物,約10,000元一劑,不同病人注射次數不同,有些每個多月就要注射一次,停藥就會即發病,對病人構成沉重負擔,他希望醫管局能考慮對病人提供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