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溫發動突襲,將「上海幫」悍將陳良宇拉下馬,對地方諸侯的「殺雞儆猴」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那麼,大權在握的胡錦濤,或者說「團派」,還要攻佔哪些省分?哪些諸侯最有機會下馬或被調離呢?
13省分未有團派主政
胡錦濤自2002年接任中共總書記後,出身共青團的官員,即「團派」,是他的權力基礎。內地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中,目前有18個省分的黨委書記或省(市)長,即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是團派成員,但北京、天津、吉林、浙江、江西、山東、湖北、湖南、海南、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這13個省分,仍未落入團派勢力範圍。
今年來,胡溫着力打擊房地產業的官商勾結,既是推行宏觀調控的需要,也是削弱地方諸侯勢力的需要。早前北京市副市長劉志華、天津市檢察長李寶金相繼落馬,是胡溫吹響衝鋒號,隨着陳良宇下台,哪些仍在團派勢力之外的省分,諸侯們豈能安寢?
不過,一些有團派官員擔任二把手的省分,諸侯們未見得就可以逍遙,其中包括廣東省、福建省。廣東省長黃華華、福建省長黃小晶雖然都是團派出身,但主政的一把手張德江、盧展工,分別是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前中紀委書記尉健行的人馬。
廣東、福建是內地最早改革開放的省分,在胡溫推動西部開發、東北開發戰略時,並未積極配合,廣東忙於充當泛珠三角的龍頭大佬,福建則忙於自建海峽西岸繁榮帶,令中央推行港澳政策、對台政策多了些阻礙。
廣東省因徵地引爆的警民、軍民、警民衝突頻生,特別是汕尾武警開槍鎮壓示威農民事件,更是震驚海內外。雖然張德江曾提出所謂「三句硬話」,即徵地手續不齊、沒與農民達成協議、徵地補償款未到農民手中的項目,不能開工,但實際上流於口號,未能有效防範官商勾結。在胡溫藉反貪強力壓制諸侯之際,張德江還會提出甚麼新口號呢?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