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成人都怕出智慧齒,因為擔心要脫牙,但若果智慧齒生長有問題,就必須經過牙醫評估,了解是否需要把之「解脫」。
成年人共有32顆牙齒:分別是八顆門牙、四顆犬齒、八顆小臼齒及12顆大臼齒。大臼齒當中又細分為四顆第一、四顆第二和四顆第三大臼齒。智慧齒其實就是第三大臼齒。
位置隱蔽難於清潔
智慧齒一般約在18至24歲時長出,但在30歲後才長出也不出奇,是成人最遲才長出的牙齒。智慧齒不一定有四顆,有些人只有三顆或只有兩顆,是各類牙齒中數目變化最多的一族,也是最沒有用處,就如闌尾(盲腸)一樣。
可是,智慧齒的長出卻帶來很多問題,因為它們是生長於口腔最後的地方,貼近面頰內軟組織,常常會受損而感到疼痛。刷牙也不容易刷到這些深入隱蔽的位置,引致牙齒清潔問題,牙周炎及蛀牙就隨之而發生。
牙周炎可致智慧齒周圍的牙肉紅腫及脹痛,嚴重的更會面頰腫脹,進食及吞嚥困難。若細菌進入了身體系統,也可能引致發燒。患者要服用止痛藥及抗生素,嚴重更要入院治療。
另外,由於口腔往往沒有足夠空間,讓智慧齒順利長出,變成「阻生」現象,最常見的就是斜斜的「頂」着第二大臼齒。被頂着的部份因為難於清潔,常常藏着食物殘渣,容易被蛀蝕,修補也會很困難。
大部份的阻生智慧齒都潛在不同問題,把它們脫掉是最好解決方案。牙科醫生會透過口腔檢查和X光照片來確定脫牙的方法。
醫生會將智慧齒旁的牙肉揭開,去除阻生的牙糟骨和分割牙齒,再逐步取出牙齒。若智慧齒埋藏太深或有神經線纏擾,就可能要全身麻醉下脫掉。要確定是否需要脫掉智慧齒,應由牙科醫生作出評估,患者自己也要明白有關風險,在大部份情況下都是利多於弊。
撰文:牙科醫生馮醫生
逢周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