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卓燕及伍宇烈合作出任藝術策劃,由盛培琪、余碧艷及梅卓燕編舞的「如夢令」,觀後有一份Fusion中國舞的感受。
首先是香港舞蹈團的表現,他們當中不少為來自中國著名舞蹈學院,從少接受相當嚴謹及紮實中國舞教育的舞者,功架了得,跳將起來除了民間舞扭揑土樸是,還有北派功夫滾、跳、飛。伍宇烈從少接受香港、英國及加拿大的正統芭蕾舞培育,梅卓燕及一眾編舞家都是先香港製造再而海外磨練,共冶一爐,既有中國舞味道,亦有北派功架;不單芭蕾舞亦含現代舞動感、思維與包裝。舞評家們有一定水平的要求,一般對中國舞或中國舞變奏都會抱較嚴厲的批判。筆者是一名普通觀眾,台上舞編得精采跳得出色,從未淪為昏昏入睡的零水平開始到陶醉不已印象難忘的十,「如夢令」給我留下起碼是八的成績。
收到伍宇烈傳來的短訊:「不是一般花巧而是亁淨利落的另類中國舞蹈……」心中很有一份嚮往,就想看看我們的芭蕾王子如何從他傳統的芭蕾舞成功轉型到現代舞之後再下一城,攻入中國舞的堡壘。
梅卓燕一直沒有閒下來,從中國舞學習到香港舞蹈團,從獨立舞者到紐約學習接觸即興及後現代舞蹈。年前更到德國參與翩娜包殊的伍珀塔爾舞蹈劇場廿五周年紀念演出,其後,哥本哈根、里昂、德國福克旺再次與翩娜包殊舞團合作;從停不下來的舞者到編舞者,在香港小小的舞團着實付出不薄的貢獻。
「如夢令」是我近年看得比較痛快的一場舞,最愛它的過場,一個編舞者與另一個之間並沒有中場或冷場,完全緊接,猶似完整的一台舞,它不讓眼睛、耳朵與心神一刻休息卻享受非常。如果要提出批評,當然任何演出都有絲絲毫毫讓你失望或期望改善之處;然而這次着實是一回成功而歡快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