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博升值 揸股好過定存

人民幣博升值 揸股好過定存

人民幣滙價上周屢創新高,昨升穿7.92,收市報7.9105(即每1美元兌7.9105人民幣)。上海市場交易員認為,本周人民幣會回軟,但並不表示人民幣滙價不再上升,瑞信亞太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則估計,年底時會升達7.76至7.8水平。既然人民幣短期回軟,但長遠仍然有得升,散戶在這個時候有乜搵錢機會呢?

定存收息不足1厘

若長遠看好人民幣升值,最保守及直接的做法是,拿現鈔去銀行做人民幣定期存款。不過,散戶現時每天最多只可以在銀行兌換2萬元人民幣,故最直接的做法是去找換店兌換人民幣,再將現炒存入銀行。以上環牛記找換店(查詢電話:25441851)為例,並沒有兌換上限,理財版周一查詢滙價為每100港元兌102人民幣。
不過,要注意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比港元低,以昨日查詢的港元及人民幣利率為例,港元1至6個月定期,多家銀行都做到2.75厘至最高3.3厘,視乎存款金額及存款期,至於人民幣定存,利率最吸引的一家亦只有0.85厘息,所以做人民幣定存純粹是看好人民幣升值,希望屆時財息兼收。
理財版綜合各家銀行的人民幣定期存款,大部份的最低存款額為1萬元,永亨門檻最高,要2.5萬;廖創興則最低,僅1000元已可開戶。至於散戶最關心的利息,則以豐明最吸引,理財版昨日查詢各銀行的人民幣定存利率,豐明1至3個月人民幣定存利率均為0.83厘,6個月則為0.85厘。

買外滙好過存人仔

市場一致看好人民幣升值,但中國人民銀行已表明,人民幣不會再一次性大升,市場預期人民幣每年升值幅度介乎3%至5%。
雖然人民幣兌港元快接近一兌一,中間價昨天為每100港元兌101.684人民幣,交通銀行香港分行財資市場分析員羅家聰認為,由於人民幣利率仍低於港元,在息差成本下轉存人民幣未必划算,他說:「與其憂慮人民幣蝕水,不如買外幣賺番。」
年初至今,英鎊兌美元升幅有14%(以年度化計算)、歐元升幅有11%,證明外幣回報優於人民幣。他指出,在滙市未有明顯方向時,如果投資者相信美元加息周期已經結束,美元滙價便會受壓,即外幣將繼續升;能夠看準並捕捉這個升浪,其實已等如賺到人民幣於兩至三年內的升幅。
可能有人擔心,萬一港元改與人民幣掛鈎,存於銀行的大筆港元積蓄,在人民幣升值影響下豈非變相貶值?
為了及早消弭市場憂慮,金管局上周已「先旨聲明」,港元與美元掛鈎的聯繫滙率制度,在可預見將來仍是合適安排;由於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亦非儲備貨幣,在技術上不可能作為港元掛鈎貨幣。
羅家聰亦認為,對於「搵港紙、使港紙」的市民,一切仍會照舊。

大陸保險股長線睇好

證券界人士指出,與其去銀行換錢買人民幣做定存,賺取蠅頭小利,不如將本錢投資具有人民幣升值概念的股份。理財版訪問兩位市場人士,他們一致看好內地保險股。
信誠證券董事連敬涵說:「若人民幣升值,持有人民幣現金的公司就有着數,大陸保險公司正正是持有大量人民幣現金的公司。」因此他推薦中國人壽(2628)及平安保險(2318)。國壽股價近期屢創新高,昨日收市終於回落至15.02元,跌6.12%;平保自上周四創新高後,股價近日有所回落,昨日收市報27.8元,跌2.46%。連敬涵認為:「雖然國壽愈升愈貴,但今天的『貴』,可能是明天的『平』,若作長線投資,可逐步吸納。」
亨達集團研究部董事黃敏碩說,看好人民幣升值,散戶應該選擇以人民幣作主要收入的公司,例如保險公司,另外,他又推介A50中國基金(2823)。黃敏碩解釋,投資者預計人民幣升值,資金追捧中國股票,A50中國基金是交易所買賣的指數基金,追蹤新華富時A50中國指數,成份股包括上海及深圳50隻最巨型A股,自然是炒作人民幣升值的概念股。